10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介绍了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公布了9月份外贸进出口数据。
9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74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环比下降0.1%,1~9月累计同比增长5.3%;9月份出口总值21653.0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下降1.6%,1~9月累计同比增长6.2%;9月份进口总值15826.8亿元,同比下降0.5%,环比增长2.0%,1~9月累计同比增长4.1%。9月份贸易顺差5826.2亿元,1~9月累计贸易顺差49042.9亿元。
伴随着国际经贸形势不断变化,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外贸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呈现出新的形势与趋势。
多位受访专家均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货物进出口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呈现量增质优的趋势特点。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及东亚成全球贸易主要推动力
谈及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总体表现,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世界范围看,在全球贸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稳中向好。外部因素归功于经济复苏与补库存等周期性因素,内部因素归功于各类政策合力作用以及外贸企业面对不利外部环境所做的积极调整,中国及东亚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推动力。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6%,进口同比增长2.7%。而2023年全年,我国对美进出口同比下降6.6%、出口同比下降8.1%、进口同比下降1.8%。
张晓涛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数据稳中向好再次证明了即使贸易摩擦依然存在,即使美国在科技领域实行“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实行对我国出口管制以及不可靠实体清单等,但中美经贸联系依然紧密,基于效率驱动的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贸易关系及联系依然是重要的驱动力量,中美维持着重要的贸易关系。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同比增长0.9%,相较于2023年全年同比下降1.9%亦有回升。张晓涛表示,中国与欧盟贸易额持续保持稳定,其中既有新能源等产品的贡献,也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机电产品的贡献。
张晓涛认为,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正在抬头并有蔓延的趋势,贸易冲突升级风险依然存在。未来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区域冲突加剧,中东危机、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局势等全球政治、经济和地区冲突将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张晓涛建议,要做好传统发达市场的监测,对可能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做好提前的预判和应对准备。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方面,我国也要积极推进双边磋商和谈判。要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充分挖掘拉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潜力。要做好企业外贸风险预警,提醒外贸企业注意地缘政治风险对贸易安全带来的影响,也要关注包括越南、墨西哥等地的区域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贸易风险。
出口短期形势与长期走势分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份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呈现“规模稳、增速跌”两大特征,体现了出口短期形势与长期走势的分化。
温彬认为,9月出口规模仍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处于历史同期第三位,表明我国出口仍具较强韧性。出口市占率稳中有升亦能印证此观点,IMF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为15.5%,高于1~6月的累计占比14.3%。产品竞争力稳步提升、外贸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出口能够长期维持韧性的根本原因。
9月出口增速回落至5月以来低点,主要受短期因素扰动。由于受到不可抗力冲击,国内两次台风登陆导致船队排期顺延、出口滞后,国际航运堵塞、美国码头工人罢工等因素导致企业的出货、物流节奏有所调整。受基数抬升拖累,去年9月出口同比增速尽管处于负增长区间,但较去年7、8月份的同比增速已明显抬升,从技术层面压低了9月出口增速。
此外,外需出现放缓迹象,9月全球制造业PMI录得48.4%,连续4个月下滑,国际经济放缓对国际贸易形成拖累;美国补库周期接近尾声,7月份,14个大类行业中有8个行业处于主动补库,环比减少2个行业;主要亚洲国家出口增速亦同步放缓,韩国出口增速由上月11.4%下滑至7.5%,越南出口增速由上月16.1%下滑至8.4%。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未来几个月出口有望保持量稳质升。因为我国汽车、船舶等重点出口商品仍保持较高增速。而且出口基数偏低,去年10月份出口下降6.6%,11、12月份增速虽转正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此外,近期我国出台货币、财政、房地产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和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政策协同发力有助于实现全年外贸量稳质升的目标。
欧盟自7月5日起对自我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是否会对我国外贸出口带来影响?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9月我国汽车出口达到60.9万辆,环比微降1000辆,处于历史次高水平;9月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5.7%,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6.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欧盟加征关税事件对我国汽车出口的整体影响依然可控。但考虑到欧盟是我国重要的电动汽车出口市场,后续影响还需持续关注。
谈及对下阶段我国外贸的趋势判断,冯琳表示,考虑到去年同期实际出口基数偏低,加之部分短期扰动因素退去,四季度我国出口仍有可能保持正增长,但在外需放缓的大背景下,出口下行风险偏大。可以看到,9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7.5%,较上月低1.2个百分点,已明显低于近10年48.2%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着眼于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四季度内需要及时顶上来。
在进口方面,冯琳分析认为,由于当前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仍然具有“大进大出”的特征,加工贸易和中间品贸易占比较高,这意味着前期较快的出口增速对进口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冯琳认为,9月底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对市场信心有较强提振,这也反映于国内钢铁等工业品价格出现一波冲高行情。不过,从政策出台到落地见效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预计10月进口需求虽有望因预期改善而有所修复,但尚难有明显回升。
冯琳分析认为,9月中下旬以来,受美联储大幅度启动降息和国内一揽子增量政策等因素提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转而上行,但考虑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传导至我国商品进口价格存在一定时滞,预计10月价格因素对我国进口额增速仍有拖累,拖累效应较9月将有所缓和。整体上看,在进口量价边际动能小幅改善和去年同期基数走高对冲影响下,10月进口增速仍将维持在0%附近的偏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