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亿债务压顶!恒力集团评级突遭下调,前三季净利降12.5%

近日,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债资信”)将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力集团”)的主体评级从“Ar”下调至“A-r”,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官网介绍,中债资信成立于2010年9月,坚持探索投资人付费模式,致力于成为国内权威、业内知名、风险揭示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突出、更好服务债券市场发展、有力维护评级话语权和金融定价权的信用评级机构。

2600亿债务压顶!恒力集团评级突遭下调,前三季净利降12.5%

来源:企业预警通

中债资信称,“评价级别以r为下标,是对主体信用风险水平的预判分析与评价对企业公开信息进行可靠性评估后,依据公司同样的科学评级方法体系,经过公司专业委员会评审而产生的级别,对主体信用风险水平给出独立和前瞻性的判断。”

中债资信还表示,会通过定期严谨的质量检验保障级别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与委托主体级别具有同样的评级质量内涵,经得起检验。

时间财经查阅发现,截至目前,仅有中债资信下调了恒力集团的信用评级,大公国际在今年7月发布的跟踪报告中,仍维持恒力集团主体信用等级“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

2600亿债务压顶!恒力集团评级突遭下调,前三季净利降12.5%

前三季净利下滑,有息债务1900亿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19万。

2023年,恒力集团实现总营收8177亿元,现位列世界500强第8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25位。今年10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恒力集团高居榜单第3位,仅次于京东、阿里巴巴。

目前,恒力集团旗下有恒力石化(600346.SH)、松发股份(603268.SH)、同里旅游(834199.NQ)三家上市公司、20多家实体企业,在苏州、大连、宿迁、南通阳等地建有生产基地。

恒力集团实控人为江苏富豪陈建华、范红卫夫妇。据《2024胡润百富榜》,陈建华夫妇最新身家1250亿元,排名榜单第20位。

财务数据方面,根据最新财报,恒力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90.43亿元,同比增长4.74%;净利润为51.32亿元,同比下滑11.2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3亿元,同比下滑12.54%。

截至2024年9月30日,恒力集团总资产3605.36亿元元,同比增长5.16%;总负债2653.74亿元,同比增长5.20%。其中,有息债务总额1900.13亿元,较年初小幅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0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2.0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10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9.72亿元,整体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

此外,恒力集团净资产收益率(ROE)由2023年的5.84%下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3.07%,总资产收益率(ROA)由2.24%下降至1.45%,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EBIT保障倍数从2.85倍下降至2.52倍,意味着公司偿还利息的能力有所减弱。

负债率居高不下,受限资产超1400亿

拉长时间线来看,恒力集团近年来营收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1379.02亿元增长至2363.1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42%。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虽放缓至4.74%,但规模仍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公司盈利能力却呈现明显的波动。2019-2023年间,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到59.32亿元的峰值后持续下滑。尤其是2022年,归母净利润骤降至5.38亿元,同比暴跌83.54%。虽然2023年实现反弹,但2024年前三季度又现颓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54%。

销售利润率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公司销售净利率从2020年的8.76%持续下滑至2024年三季度的2.58%,显示出盈利能力的弱化。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恒力集团总资产达3605.3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16%。然而,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73.61%的高位,且近三年来始终在73%以上。

2600亿债务压顶!恒力集团评级突遭下调,前三季净利降12.5%

截至三季度末,恒力集团有息债务余额达1900.1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974.08亿元,占比超过51%。如此高企的短期债务占比,显示公司面临一定的债务结构优化压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恒力集团受限资产高达1412.0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约40.40%,是净资产的1.52倍。由于公司受限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仍较高,将对资产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

2600亿债务压顶!恒力集团评级突遭下调,前三季净利降12.5%

总体来看,恒力集团虽然在营收规模上保持了增长,但仍面临多重挑战: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负债率居高不下,以及受限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过高等问题尤为突出。未来,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有效提升经营质量,将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