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员工持股协议”,服务质量频遭诟病,百年人寿内外交困

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融媒体中心

打破“员工持股协议”,服务质量频遭诟病,百年人寿内外交困

今年来,百年人寿动作频出,意在重振旗鼓,但历史遗留问题如影随形,频遭诟病。内外交困之际,百年人寿如何破局?

打破“员工持股协议”

近期,百年人寿的员工持股计划风波不断。相关报道称,百年人寿此前的员工持股计划并未向监管申请,持股协议中的退出条款激发了部分员工的不满,而原以为的“保本保息”性质也发生了一些不确定性。

该计划始于百年人寿成立之初,最初的价格定为1元/股,随着公司业务拓展,股价逐渐上涨至1.05元/股、1.2元/股、1.3元/股、1.65元/股等不同价位。据统计,截至目前,百年人寿员工持股计划累计投入的资金约为8000万元。

当初,百年人寿设计的退出机制相当诱人。如果员工在持股五年内离职,并且股份未处于集体处理阶段,公司承诺在三个月内退还本金及利息,利息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对于持股超过五年的员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持有股份等待集体处理,或者要求公司在三个月内退还本金加上红利。红利的计算方法是:上一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值减去本金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取两者中较高的一项。

然而,近几年,百年人寿内外交困之际,使得“保本保息”的承诺能否完全兑现成为了疑问。这导致了一些员工对能否顺利退出持股计划感到担忧。

同时,百年人寿指出该股权激励计划属于“违规股权”,并表示会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可见,百年人寿的员工持股计划本应是一剂强心针,却因合规性缺失和执行力度不足,反而成了悬在员工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损害了员工的信任,也给公司带来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经营低迷

2009年,百年人寿在大连成立,是东北地区首家中资寿险。当时,股东阵容堪称豪华,汇聚了国企、民企、港企及多位地方首富。

随着几年的高速发展,百年人寿通过增资扩股吸引了更多优质股东,其中包括王健林旗下的大连万达集团。彼时,万达集团以1.225亿元的价格从国电电力手中受让了百年人寿1亿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的4.2%。2015年1月,大连万达再次接手时代万恒持有的1亿股股份,占当时总股本的2.8%。2015年底,大连万达一举成为百年人寿的第一大股东。

凭借着当时大股东万达集团的加码,经营情况一度“扶摇直上”。根据历年年报数据,2016年-2021年,百年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82.7亿元、281.4亿元、364.2亿元、452.3亿元、530.8亿元、55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3.51亿元、6.97亿元、2.23亿元、8.02亿元以及5.88亿元。

打破“员工持股协议”,服务质量频遭诟病,百年人寿内外交困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百年人寿的净利急转直下,暴跌至-27.1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净亏损更是高达10.50亿元,亏损局面毫无改善迹象。自此之后,公司未再披露任何财务信息的公开披露。

偿付能力方面也亮起了红灯。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百年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4.4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2.59%,风险综合评级为C级。而监管部门要求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显然,百年人寿正濒临监管红线,形势岌岌可危。

服务诟病

从理赔的角度来看,百年人寿的服务质量频遭诟病。根据“黑猫投诉”平台,不少人买邮储银行理财,竟然变成百年人寿的保单。不仅如此,有的投保告知不够透明,只有投保人身故才能取回本金。

近年来,百年人寿的年报显示,公司频繁遭遇销售、退保和理赔方面的投诉。多项关键指标在寿险行业内排名垫底。公司多次因严重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涉及的问题包括“欺骗投保人、误导、造假”等,这些问题遍布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辽宁等地。

例如,2020年8月,百年人寿山西分公司被曝出篡改同一案件的出险时间、报案时间和理赔申请时间,并在理赔系统中记录虚假信息。2021年7月5日,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发布通报,揭露百年人寿重庆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客户手机,通过微信公众号申请保单贷款并侵吞款项。

财报没有“动静”,却屡次出现在罚款名单中。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百年人寿收到了五张罚单。最新的一次处罚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永川监管局,该局披露,百年人寿重庆市永川中心支公司因“虚列培训费用”被永川监管局罚款12万元。与此同时,对时任总经理谭莲警告并处以2万元罚款。

从“头”开始

换面先从“头”开始。11月21日,百年人寿官网发布了一则董事变更的临时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核准,张作伟、金鑫、华碧琼、刘健、田小纬担任公司董事;郭保民、朱晓军、康书隆担任公司独立董事。

打破“员工持股协议”,服务质量频遭诟病,百年人寿内外交困

图源:百年人寿官网

董事会的换届,似乎反映出了权力的偏向。比如,大连国资强势入驻两名董事,部分股东黯然退场,而作为第二大股东的万达集团却未能在新董事名单上占据一席,其前执行董事刘朝晖亦不见踪影,意味着万达在百年人寿内部的影响力已降至谷底。

此外,百年人寿进入了“双浩”时代。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大连监管局核准了王新浩作为百年人寿董事长及董事的任职资格。据悉,王新浩是一位跨界“空降兵”,曾任光大银行大连分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客户经理部总经理,公司银行部总经理,随后,他加入浦发银行,并在2023年1月以浦发银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的身份申请辞职。

2024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总经理戴文浩的任职资格。此前,戴文浩担任过太保寿险副总经理,并在多个关键岗位上有过出色表现,包括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控管理中心总经理,契约部总经理,营运企划部总经理,以及太保寿险江西分公司总经理。

除了董监高方面的调整,战略上也做足了准备。比如,今年年初,公司启动了“启行新伙伴优才战略”,推出六大“新”赋能措施;5月,百年人寿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培养未来的行业领袖和专业人才;10月,百年人寿与光大养老达成战略合作,结合双方优势,拓展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实现资源互补。

以上,百年人寿似乎在下一盘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