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随着我的学生们逐渐步入工作阶段,你们开始逐渐面临各种逆境。例如就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们而言,你们逐渐遭遇到论文发表不顺利、国家级课题申请不顺利、职称评审不顺利、非升即走考核压力、个人情感不顺利等问题。作为一个即将知天命的过来人,这篇文章是写给你们的。
第一,要学会自己为自己设定标准,而不是被外界的标准所限定。
正如学者项飙所言,无论在学界还是官场,都要形成自己的主体性,不要工具化,不要变成机会主义者。作为一个年轻学者,要想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发表不是终极目标,帽子不是终极目标,收入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可能是是否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是否为学科增加了智识,是否为他人提供了帮助,是否让自己饱览了世界。要建立自己内心深处评判自己努力的标准,而不要被外部标准或集体认识束缚了自己。教授有四级,之上还有院士或学部委员,之上还有国家级荣誉或诺奖。终绝大多数学人的努力,我们只能达到“这座金字塔”的某一层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一定认为这是座金字塔?
第二,要学会和自己和解,要喜欢自己,要自信。
大家能够在知名院校读完经济学博士,在起点上已经不低,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不可能太差。我们应尝试着客观地分析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但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我个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补短板,而是不断强化自己的长板。但这么做的前提之一,是我们要首先学会欣赏自己,爱自己。不要轻易拿自己的短板去比较别人的长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自信或从此不再努力。而是在和自己和解之后,努力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学者。学术领域不是一座金字塔,而是一个生态圈。在自己的长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标识,这一点至关重要。做了这一点之后,你没有理由不自信。
第三,要学会日拱一卒。
我曾经写过一篇如何不内卷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在做好细致定位、培养积极心态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我驱动。自我驱动的关键在于,在设定目标之后,将中长期目标拆分为短期容易实现的目标,之后日拱一卒,实现短期目标之后就自我奖励,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但应该经常与自己比较。每天结束之前,都可以问问自己,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我方面,今天我是否有进步?无论是阅读、写作、运动、人际交往、做好事、看风景等等,均可。这方面,可以通过做详细的个人日志或者创建详细的个人档案来培养自省的能力。在人生或者学术的马拉松中,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奔跑一段,无关速度,无关距离,跑就是好,慢就是快。
第四,要持续做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情。
找到自己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情,不断地做下去,争取越做越好。当然,有的时候,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是需要花费时间的。我经常给打算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青年人讲,你要问问自己内心,你是否真正喜欢甚至热爱研究。如果热爱,那么成天枯坐陋室折腾数据码字成文,这都不是苦差事。否则,做学术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定义一个成功学者的标准,首先不是外在标准,例如发表或者课题或者帽子,而是他是不是每天两眼发光地干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在我看来,写论文或者写文章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至于这篇文章能否在哪儿发表或者产生什么影响,那倒是第二位甚至第三位的事情了。
第五,相信时间。
根据最新规定,大家至少要工作到六十三岁了,未来可能进一步延迟至六十五岁甚至更长。从这个角度来看,职称、课题、顶刊等等,不必过于强调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而是自己在从事研究工作中慢慢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每天我都在从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都在从不同维度推进自己的研究,那么其他的一切就可以交由时间来决定。从二十年前入行起,我给自己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学术档案。基本上把所有发表的作品、所有参加的会议、所有参与的讨论与所有讲授的课程或者所做的讲座都记录在案,从不间断。目前这份档案已经超过二十万字了。回过头来一看,我至少知道,自己在过去二十年的每一年里,都做了哪些工作。时间是公正的,功不唐捐。
第六,只对自己真正在乎的人负责。
不必过分在乎外界对你的评价,不能让这种评价成为你成长的束缚。我们只需要对我们真正在乎的人负责,例如爱人、父母、师长、挚友等。关键在于,这些真正在乎我们的人,恰恰对我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们可能仅仅希望我们过得健康、快乐与幸福。而过于追求外在的物质或名利,往往让我们的生活不那么健康、快乐、幸福,其实与这些亲人们的期望南辕北辙。我过去二十年写了很多财经评论,有些备受好评,有些也饱受批评,但我乐在其中。有朋友好心劝告,让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上去,但我认为,财经评论与学术研究同等重要,前者的受众更多,潜在影响力更大。每写一篇文章,我只有两个标准,一是自己是否满意,二是会不会被我的老师批评。至于他人的评价,我并不太在意。
第七,要善良。
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对自己的学生们有两个最底线的要求,一是不能抄袭剽窃,二是不能恶意举报他人。哪怕遭遇到很多不公正的对待,我们自己做人做事依然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哪怕自己的论文被某些匿名审稿人不公正地拒稿,自己在做审稿人时仍然不要轻易毙掉别人的稿子,还是要尽量多提建设性意见。又如,自己在做任何评审工作时,一定要秉持公心,以成果论英雄,不能让个人印象影响自己的决定。再如,你们自己做老师时,应该尽力去帮助每一位学生,不管学生是否是自己的弟子。这世上人心难测,但善以待人,我觉得依然是最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