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投资者王某斥资558万元在上海某银行购买了一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而当她想要赎回时,却被客户经理承诺保本保息。持有产品两年后,这笔投资已出现160余万元亏损,于是王某起诉银行索赔。

斥资500多万买基金巨亏170万元,投资者状告银行获赔159万元

王某称想赎回基金时却被客户经理承诺保本保息,图为理财产品示意图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这样一则案例。记者注意到,法院二审裁定,案涉银行因未落实“双录”要求,且违规承诺预期收益,应承担王某九成损失,赔偿其本金加利息约159万元。

认购当天未“双录”,投资者想赎回被承诺保本保息

判决书显示,60后投资者王某具有二级市场股票、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经验,2021年6月,其在某银行认购了一只基金代码为012XXX的“XX产业前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基金产品,认购金额558万元,成交价格1元,成交净值为1元。认购当天该银行未进行“双录”。

7个月后,当王某想赎回产品时,客户经理称现在赎回要亏70余万元,告知不能赎回并承诺会保本保息,“支行会用另外的形式补给你,保证年化利率不低于4.5%”。2022年9月客户经理再次告知王某“一定要等我消息再赎回”。同月26日,为了偿还自身债务,王某选择赎回基金份额418.5万份,成交净值0.721元,赎回金额300.98万元。交易后,其仍剩余139.58万份未赎回。王某称,是基于对银行的信任,也基于银行一再明确的要求,她没有赎回全部产品。

随后,双方就损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王某投诉该银行在基金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2023年6月21日,监管出具的一份《违法行为举报事项答复书》显示:“某银行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应双录(录音录像)未双录情况,且客户经理违规承诺预期收益。已责令某银行进行整改,并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违规责任追究。”截至该日,王某的投资本金损失约为163.8万元。

此后,王某向法院起诉该银行,要求赔偿自己的投资损失,并提供了录音证据以证明销售人员曾作出收益承诺。而涉事银行则表示,其已履行了适当性义务,销售人员的不当行为并不影响王某购买基金产品的决策,二者不具有因果关系,因此银行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判定银行赔偿90%,投资者自行承担10%损失

记者注意到,法院判决认为,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在案涉基金销售过程中存在员工承诺保本保息等违规行为,导致王某投资损失,显然存在重大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之前曾投资过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应当对投资风险与收益相当有一定认识和理解,亦存在一定的过错,应当自行承担相应责任,综合考虑后,法院判定该银行对王某的损失承担90%赔偿责任,王某自行承担10%的责任。

斥资500多万买基金巨亏170万元,投资者状告银行获赔159万元

法院裁定银行对王某的损失承担90%赔偿责任,王某自行承担10%的责任,图为法槌资料图

在认定王某实际损失问题时,法院认为,银保监部门于2023年6月21日对银行违规行为作出认定,在此情况下,王某并未及时赎回导致投资损失进一步扩大,之后扩大的损失应由其自行承担。因此,王某投资损失计算基准日应以2023年6月22日为准。据此,法院认定王某本金及利息损失合计176.25万元,由该银行按照90%责任比例赔偿王某158.63万元。

而王某及银行均不服一审判决,前不久,上海金融法院进行了二审裁决,最终维持了一审判决。

延伸阅读

银行理财亏钱了,有投资者一天亏损1000元,央行曾喊话提示风险

部分银行理财短期出现回撤。

近日,社交媒体上,不少投资者反映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阶段性亏损。其中,一位浙江网友发帖称,购买的一款信银理财产品单日亏损金额达到1061.04元。也有投资者表示,持有的工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旗下产品净值出现回撤。

工银理财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受近期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一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净值波动。但债市波动趋于稳定,此前出现回撤的理财产品开始逐步修复,投资者在互联网上提到的产品净值接近前期净值高点。此前出现回撤的低风险产品净值,投资者可耐心等待净值修复。

记者发现,在投资者中少数明白银行理财短期回调的深层次原因,大多数参与讨论的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短期回调难以理解。因银行理财短期出现净值波动,一部分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准备或已经赎回相关产品。

此前,央行曾提醒理财产品可能会出现回撤风险。央行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资管产品的收益最终取决于底层资产。今年以来,部分资管产品尤其是债券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明显高于底层资产,主要是通过加杠杆实现的,实际上存在较大的利率风险。未来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

银行理财净值快速波动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一位浙江网友购买的理财名称为信银理财慧盈象六个月持有期5号私行尊享(下称“信银慧盈象”)。信银慧盈象为40万元起购,产品风险评级为R3型(中风险),即产品到期时或赎回时不保证本金的偿付,有一定的本金偿付风险,收益有一定浮动。信银慧盈象的资产配置中债权类资产需要在80%以上,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持仓合约价值和衍生品账户权益合计不得超过20%。

斥资500多万买基金巨亏170万元,投资者状告银行获赔159万元

投资者日亏损金额达到1061.04元

招商银行APP显示,信银慧盈象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30%-4.05%。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8月7日和8月12日,该产品净值下跌幅度分别为0.02%、0.03%。前述浙江网友表示,自己投资本金在600万元左右,曾在8月7日单日亏损1061.04元,但最近三天又开始赚钱了,其中8月15日一天赚了约1500元。

一位上海网友表示,其购买的工银理财天天鑫添益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下称“天天鑫添益固收”),8月8日单日亏损27.92元。而一位江苏网友发帖显示,其购买的工银理财鑫添益30天持盈固收增强开放式理财产品(下称“鑫添益30天固收增强”),8月12日单日亏损140.74元。

斥资500多万买基金巨亏170万元,投资者状告银行获赔159万元

斥资500多万买基金巨亏170万元,投资者状告银行获赔159万元

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收益变化

工行APP显示,天天鑫添益固收、鑫添益30天固收增强均为PR2级产品。根据工商银行解释,PR2级风险水平较低,本金和收益受风险因素影响较小,风险承受能力需要为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的有投资经验或无投资经验的客户适合购买该类产品。

从投资范围看,天天鑫添益固收是一只标准的固收理财,而鑫添益30天固收增强既能以标准的固收产品方式运作,又能随时转变成“固收+”产品。天天鑫添益固收的资产配置中固定收益类需要大于95%,以套期保值或风险对冲为目的的国债期货等衍生品金融工具需要小于5%。相较而言,鑫添益30天固收增强中,固定收益类的占比仅需超过80%,权益类资产和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合计不超过20%,其中金融衍生品类资产需要小于5%。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工银理财工作人员表示,工银理财以固收产品为主的产品线不会发生明显调整,风险等级为PR1、PR2的产品分别占所有产品的50%、40%。近期公司推出了鼎鑫款的低波红利策略产品,以应对债券市场的波动。同时,为了方便“打工人”群体,工银理财部分产品开启“夜间理财”模式。

净值型产品是大势所趋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净值化产品来说,业绩的短期波动很难避免。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以后,投资者和一线销售人员都很难快速适应。即使做风险提示,仍然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只赚不赔。银行理财一天或几天的净值回撤都会令一些投资者难以接受,投资者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2019-2023年,我国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大约由10万亿元增加至26万亿元,占比由43%上升至97%,净值化管理成为大势所趋。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下称“《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8.52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54万只,募集资金33.68万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84万亿元,占比为97.61%,较年初增加0.6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67个百分点。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资管新规前,许多资管产品有“预期收益率”,且与到期实际收益率通常一致,其中就隐含着刚性兑付。资管新规出台后,在净值化机制下,投资者的收益率随底层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化而波动,不再有刚性兑付。

净值化管理对资管产品管理人和投资者都提出更高要求。该《报告》认为,对管理人而言,需要适应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对投资者而言,需要逐步转变过度依赖稳定预期收益的传统观念,更深入理解产品预期收益率与最终实际收益率的本质差异及风险,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

华南某股份行北京某支行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都会与客户强调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代表最终实际收益率。如果产品收益率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一部分客户总会有一些情绪。也会有线上购买理财的客户,因为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到线下网点咨询。

《理财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80%。7月末,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而当前银行3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不到2%,部分投资者将存款投到到这类产品。不过,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在打破刚性兑付的环境下,长期看资管产品无法兼具“低风险”和“高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