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之后,中国又接连研制成功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在一穷二白、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创造"两弹一星"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近日,"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报国讲坛"上,深情讲述了父辈以身许国的燃情岁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致敬功勋科学家,致敬"两弹一星"精神。
——编者
邓稼先(左后)与父母、妻子、儿女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他一直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人生的价值观。"邓稼先之子、原电子部第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邓志平说,父亲选择了科学救国之路,将一生的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少年时,日寇横行害得邓稼先一家骨肉分离。邓稼先曾对邓志平提起,自己高中时被迫去四川避祸,临行分别时,病中的邓以蛰(邓稼先父亲)说了一句影响他一生的话:"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1941年,邓稼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他和同学们一起在土墙草顶的宿舍里,点着煤油灯,通篇背诵英汉词典,连夜抄录借来的参考书,高唱着"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发奋学习。
1945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邓稼先参加了赴美留学考试,于1948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核物理专业。1950年,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9天,邓稼先就谢绝导师介绍他去英国深造的机会,登程回国。
"74年前,中美两国在科技、工业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何止百年。"邓志平说,父亲那一代留学生当然明白,留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个人的前途是多么有利,"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祖国,他们要亲手把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国家"。
8年后,邓稼先在物理学界"消失"了。1958年8月,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他,说"国家想放一个大炮仗",希望他去从事这项工作,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邓稼先立刻明白,并服从了组织的调动。
"这是父亲一生中的又一次重要选择。"邓志平说,母亲曾在书中追忆邓稼先当时的工作压力:"他比前一段更加沉默了,眼神空落落的似乎不在这个地球上。脑子却在原子弹理论设计的黑茫茫的境界中摸索。在家里,有时谈及有趣的事情,他在开怀大笑时又会突然中断笑声。感觉他整个人被分成了两半,工作的那一半永远在运转,即便放松下来也是短暂的一瞬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任务的代号为"596"。当时,邓稼先带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新毕业大学生,从零开始探索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经过深思熟虑,他选定了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质性质这三个方面作为主攻方向,指导科研人员求出了极高压下的核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些成果为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提供了重要支持。
不仅如此,邓稼先他们还发现苏联专家给出的原子弹教学模型数据存在错误,带领团队摸清了内爆过程中物理规律和各种作用因素的交互影响。1963年3月,经过大量计算和实验,邓稼先带领团队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当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从《纽约时报》上看到邓稼先名字的英文拼音,激动不已。但也有美国报刊说,中国人的原子弹是由美国科学家参与做成的,他将信将疑。1971年,杨振宁从邓稼先的信中读到"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中国"两弹一星"的发展,其重要性是没法估计的。
2021年,杨振宁又提到,邓稼先在这封信的最后希望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把"共婵娟"改为"共同途",杨振宁觉得自己在50年后可以对邓稼先说:"我懂你的意思,也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这此后的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的。"
邓稼先与杨振宁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可惜的是,早在1986年,邓稼先就因病辞世。邓志平回忆,父亲身体状况的急转而下,缘起于一次意外。1979年,有一次空投氢弹核试验因降落伞没打开而未成功,邓稼先不顾大家的反对,决定亲自去察看现场,寻找试验失败原因。"父亲被这次意外击倒了,身体越来越差,开始便血。"
1985年7月底,邓稼先到北京汇报工作,抽空去医院检查,不想诊断出已到直肠癌中晚期。"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面对医生的焦急询问,邓稼先还想立刻回去主持一个重要会议。但医生当即对他说:"你今天不能走了。"
这次手术后一个多月,恰逢国庆节。邓稼先偷偷溜出病房,来到天安门广场。他对警卫员游泽华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你就84岁了。那时,我们国家肯定富强了,你可要来看看我……"
第二次手术后四天,邓稼先用颤抖的手写下字条,要单位从四川给他送材料和书籍来,他准备用术后病情稳定的两三个月时间做完一件事——和于敏共同起草中国核武器发展计划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抢在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为我国争取到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
"直到临终前,父亲惦记的还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志平经常会想,若是在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不再继续研制氢弹和第二代核武器,父亲也许不会英年早逝。但他也深知,只要能守护祖国和人民,父亲定然义无反顾。
作者:许琦敏 刘琦
文:许琦敏 刘琦 图:除注明外均受访者供图 编辑:刘琦 责任编辑:许琦敏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