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犹记得,去年有美媒关注到中国正在地下深处修建一座针对中微子的超级探测装置,称其将比现有同类探测装置都更灵敏时,中科院专家发声认领的那句——“我们干的,怎么了?”

如今这座引发全球关注的中国科研装置建设正接近收官。

领先美国5年,中国院士:做第一最重要,老二啥也不是

彭博社指出,大亚湾实验曾是“中美最大的基础研究合作项目”,而现在两国日益紧张的关系破坏了这种富有成效的合作。其表示,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德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74个机构的70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有美国学者和研究人员仍在参与,但美方的参与程度远远低于大亚湾实验项目”。

据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同样担任过大亚湾实验中方负责人的王贻芳告诉彭博社,美国能源部已经削减了项目资金。美能源部没有予以置评。

王贻芳还说,对于中方科学家而言,很多人现在也不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地前往美国与同行会面交流,光是他自己就已经遭遇两次拒签。

彭博社在10月的一次媒体访问活动中注意到,基础科学被“政治化”让许多研究人员倍感遗憾。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团队的一名成员表示,要想让这类实验取得成功,他们需要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其他科学家的认可。

在科研作者雅各布·德雷尔(Jacob Dreyer)看来,美方以保护主义遏制中国科技进步,只会加速中国自主创新的脚步。他为“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撰写有关中国科研领域的文章,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技术、医学和人文社科学学术图书出版集团,不仅出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和著作,也是开放获取领域(Open Access)政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拜登政府限制中国发展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的举措,让北京产生了一种最为急迫的心理,即如果中国做不到,就会被恶霸欺负。”雅各布直言不讳道,“激烈的竞争是推动创新的强大力量。”

领先美国5年,中国院士:做第一最重要,老二啥也不是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示意图

报道援引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2022年的数据称,中国正在量子技术领域投入巨资,已承诺投入153亿美元公共资金用于量子计算,是欧盟的两倍多,是美国承诺支出的八倍。

从科技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俄勒冈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萨特迈尔(Richard Suttmeier)表示,中国正在迅速发展,“江门中微子实验证明了中国的基础科学意识。”

他同样为中美科研合作的减少感到惋惜,“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案是个棘手的问题,只要政治分歧和地缘政治竞争持续存在,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中美科技合作近年经历了巨大波折。一方面,美司法部炮制为期3年之久的“中国行动计划”,对华裔科学家进行清查和重判,给中美正常的人文交流与科技合作带来不可逆的重创。流毒犹存之余,主导此事的特朗普重返白宫更引发“噩梦重演”恐慌;另一方面,见证了中美两国建交后科研合作的累累硕果,同时也承载着全球未来科技发展蓝图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在期满后3次延期,至今续签未果。与此同时,美方对中国先进技术领域的禁令层出不穷。

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学界认为,不与一个新兴的科学超级大国合作是有风险的,将失去了解和观察中国科技发展的渠道与机会,以及优质的科研合作平台、大数据采集的渠道样本、规模庞大的实验室和大批肯吃苦且功底扎实的留学生团队。

美国《自然》杂志发表评论称,科研合作具有帮助应对中美两国和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巨大潜力,结束这种合作将是“一种危险的愚蠢行为”。尽管国际科技合作都会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但这需要通过设计管理将风险最小化,而不是为此放弃合作。这不仅关乎中美两国,更关乎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未来。

对于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12月4日晚,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在社交媒体X平台连发三文,嘲讽美国政府在“小院高墙”“固步自封”的愚蠢举措,“美国凭什么认为有权剥夺中国正当发展的权利?”

她同时发布了一则视频,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历史性科技技术成就,“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开放带来进步,而孤立导致落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