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供艾灸服务的艾灸机器人、曾首次在国际赛事上参与颁奖仪式的蓉宝机器人、能跑能跳会逗狗的四足机器狗、首款全要素生成式垂直模型数字人服务机器人……10月3日上午,“成都造”机器人走进宽窄巷子东广场,为游客带来贴心服务,和各地游客共迎国庆。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装备制造产业处处长刘莎介绍,此次展示的“成都造”服务机器人就是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看到成都造机器人的水平和成都在机器人重点产业链上奋斗的决心。接下来,成都将继续以拼经济、搞建设的势头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力度,后续将推出常态机制,让这些机器人走进太古里、东郊记忆,还有学校、社区、家庭等,为人们提供更多服务。

体验艾灸、“钢铁侠”……“成都造”机器人亮相宽窄巷子

场景适应性升级

打造一只四川的机器狗

3日上午,三只机器狗在宽窄巷子东广场上引来了游客的热情围观。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两小一大三只机器狗在广场上自由穿梭,与游客进行亲密互动。只见它们穿着大熊猫的披肩,时尚、动感。它们可以感知图像、光线、距离、速度、声音等环境信息,不仅可以自动识别眼前的人物作出动作、主动避让,还可以爬楼梯、听从指令,甚至在现场逗起了游客牵着的小黄狗。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冯振宇作为这些机器狗诞生过程的参与者之一,向红星新闻记者分享了机器狗开发的契机。他说,前几年,四川还没有属于自己研发的足式机器人,“想到公司团队成员很多都有十几年的机器人科研经验,我们就想到是不是可以自己制造一款。”从那时起,“四川第一只机器狗”的构想,慢慢变成现实。

成立不久的具身科技,以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其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一个四川本土、国内顶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器人研发基地。

冯振宇说,不同于传统机器人产品,这些机器狗不仅具备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还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感知、判断和行动。同时,它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等器件,无论是工业自动化中的精准操控和数据采集,还是应急救援中的复杂地形行走,他们都展现出极高的场景适应性。

体验艾灸、“钢铁侠”……“成都造”机器人亮相宽窄巷子

现场体验中医智能艾灸机器人

“我这静脉曲张都还没去医院看过,倒先让机器人给我治了。”在艾灸机器人的展台上,家住郫都区西源大道附近的市民陈阿姨在现场试用了这台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医智能艾灸机器人。

据介绍,这款艾灸机器人活态复刻名医大家的手法,可以自动进行融合多模态特征,做到智能疗效量化评估。团队工作人员易先生现场介绍,这款机器人有着完美适应人体曲面轨迹的机械臂,自动装卸艾仓、点火、除灰,可拆卸清洗的多动能除灰仓,还有具备距离、温度、力度、防烫感知的艾灸理疗头。

“感觉逛一整天也不会累了。”传统和科技的碰撞,还免去了排队挂号的时间,这让陈阿姨和老伴连连称叹,她右小腿上的静脉曲张在第一次艾灸后,血管处于比较通畅的状态,走下展台以后感到身体也轻松了不少。

在中医理疗资源不足、需求旺盛以及中医理疗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等现实情况下,这款中医理疗机器人提供了高效的无人数字化中医理疗服务,势必能够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市民。

体验艾灸、“钢铁侠”……“成都造”机器人亮相宽窄巷子

从零开始研发外骨骼机器人

机器与人类的结合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专业术语叫外骨骼机器人。在现场,一款“成都造”外骨骼机器人引人注意。

布法罗机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杨毅介绍,现实中研发的这类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矿产、工业、医疗、户外等很多方面得到应用。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在下肢步行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中得到运用,目前还广泛应用在脊髓损伤、脑卒中、小儿麻痹和脑瘫等多种临床病症中。

记者了解到,布法罗机器人是基于电子科技大学外骨骼机器人技术成立的,电子科大的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始于2010年。当时,学校在外骨骼机器人核心技术上一片空白,从零开始的研发之路充满曲折和艰辛。

2013年,25岁的四川自贡小伙林寒在工地做工时不慎从四楼摔下。经此一事,他腰椎断裂,脊髓神经受损严重,下肢瘫痪。同年八月,林寒成为学校外骨骼机器人穿戴的首批志愿者试验员。当时,国外已开始使用医用康复外骨骼机器人,但价格昂贵,对于截瘫病人来说遥不可及,而“成都造”的高科技给林寒带来了曙光。

初次穿戴上外骨骼机器人时,林寒很激动,“外骨骼机器人可能做得不像电影中‘钢铁侠’的样子,但对于我们截瘫患者来说,它就像是‘钢铁侠’的那身战甲。”

除了这些机器人,还有蓉宝机器人、机器人运载车、数字人服务机器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据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部长徐钦现场介绍,今天展出的数字人服务机器人是全球首款全要素生成式垂直模型数字人服务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实现了对人体声音、面部微表情、嘴唇形态、肢体语言等全要素自主采集,能够快速训练及生成数字人形象。现场,记者看到,它在讲解、问答、物联网设备联动、自主移动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在话下。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摄影报道

编辑 李钰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