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是一张流动的城市名片。脸谱公交车、海豚公交车、火锅巴士……走在成都街头,来自新津的成都格力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格力钛)生产的各式各样新能源公交车往来穿梭,丰富着市民的出行场景,也让市民出行更绿色。 凭借产品优势,成都格力钛生产的新能源交通产品走向全国,也走向了全球,在九寨沟、乌海湖畔、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昌古城,甚至在挪威、瑞士、中东等地,都能见到这家企业的产品身影。 随着四季度的到来,成都格力钛进入了生产旺季,近1000名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为新能源车装配零部件,赶制订单,全力冲刺造车4000辆、年产值10亿元的目标大关。
专注于“商用车和专用车”双赛道布局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11点左右,红星新闻记者走进位于四川新津经济开发区的成都格力钛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忙碌而有序的生产场景。宽敞明亮的车间内,两条长约400米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数十台纯电动公交车正在同时进行紧张的装配作业。
身着蓝色工服的工人在岗位上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械设备,车间内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从车身焊接、涂装到总装调试,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确保每一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都达到高品质交付标准。
作为成都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成都格力钛自2017年投产以来,一直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赛道,主要业务涵盖汽车、改装车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机及电池充电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
“格力钛专注于‘商用车和专用车’双赛道布局,立足于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涵盖6米到18米近二十个纯电动公交主力产品车型。”公司生产计划部部长马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成都格力钛新能源公交车有着耐宽温、充电快、寿命长等特性,对于极冷或极热的环境都能适应,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力争实现全年造车4000辆 冲刺年产值10亿元大关
“截至9月底,公司已促成销售订单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共下线了2000余台新能源汽车,目前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复古铛铛车和电动物流车。”马勇介绍说,这些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交付给新津、磐安、南昌、徐州等地的客户。
马勇表示,“为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公司提前召开了旺季生产动员大会,动员各部门、各车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随着四季度生产任务的持续推进,成都格力钛更是加大了生产力度,全力冲刺全年生产任务。
马勇告诉记者,2024年,成都格力钛全年生产目标力争实现4000辆,预计产值将突破10亿元大关。“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生产线满负荷运行、部分工序双班生产等措施,确保每一辆新能源汽车都能按时交付给客户。”
谈及未来,马勇说:“成都格力钛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拓展物流车、公路客运车、专用车等市场,并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
新能源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新津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当前,新津正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持续做强新能源商用车,提升中高端新能源客车市场占有率,通过搭平台、链资源等方式,帮助企业争取更多市场订单,助力企业谋发展,实现产品“走出去”。
周小橙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片由新津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