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扬】11月17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围绕“梦想”号将如何助力我国深海研究,以及将在拓展国际海洋合作方面发挥怎样的独特作用等话题,《环球时报》记者18日专访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国办公室主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拓守廷。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国办公室主任拓守廷:“梦想”号让人类距“打穿地壳”又近一步
“梦想”号(视觉中国)

为何要研制“梦想”号

拓守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梦想”号的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是我国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装备保障。此前,只有美国(“决心”号)和日本(“地球”号)拥有专用的科学钻探船。大洋钻探船是海洋科学领域的“航空母舰”,现在中国科学家也拥有了自己的大国重器。

对于为何中国要研制自己的钻探船,拓守廷表示,大洋钻探计划最早由美国于1968年发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现阶段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已于今年9月结束,大洋钻探国际合作进入新时期。后续,欧洲和日本正在组织发起欧日主导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3),将继续凭借日本“地球”号钻探船和欧洲“特定任务平台”(根据不同的科学目标租船)在全球组织航次。我国则正在发起自己主导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并结合地球系统科学前沿,提出中国大洋钻探面向2035年的科学目标和优先研究领域,未来将通过“梦想”号等装备自主组织航次,与欧日IODP3合作,联合引领世界大洋钻探。

“梦想”号的未来计划

根据公开报道,“梦想”号长179.8米,宽32.8米,排水量4.26万吨,续航力1.5万海里,自持力120天,载员180人,全球海域无限航区,可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业、16级超强台风下安全生存,满足全球主要海域桥梁通行及码头停靠条件。该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以“小吨位”实现“多功能”,国际首次创新集成大洋科学钻探等多种功能。据了解,“梦想”号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万米,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

对于“梦想”号后续工作计划,拓守廷表示,未来中国将依托“梦想”号等钻探船和装备在全球海域执行国际大洋钻探航次,在上海临港建设运行国际大洋钻探岩芯实验室,与其他国家的科研团队共同开展研究,共享资源和成果,推动全球大洋钻探事业发展。

据介绍,我国将以深钻、深网(海底观测网)、深潜“三深联合”的多元化形式代替传统的一元化钻探形式,加强与其他深海探测技术和装备的协同作业,形成科学与技术并重的中国大洋钻探特色优势,大幅提升我国在深海科学基础研究、深海观测探测以及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全面深化对深海的认识和理解。利用“梦想”号这一重大科技平台,培养和锻炼我国大洋钻探专业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参与到深海钻探研究中来。

我国于1998年加入国际大洋钻探,20多年来,我国为国际大洋钻探做出突出贡献。拓守廷表示,由中国科学家设计领导的南海四个大洋钻探航次,在南海深部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使南海成为钻探程度最高的边缘海,为全球海洋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国际海洋科学界对中国科研实力的认可。

据拓守廷介绍,20多年来,全国各系统40多家单位170余位科学家上船参加航次,数千人队伍参与相关研究,逐渐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较高水平和国际视野的深海科技研究队伍。近年来,我国在大洋钻探装备和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拥有“梦想”号深水钻探船、“海洋地质十号”浅水钻探船和“海牛号”海底钻机等体系完整的钻探船和装备。

助力全球科学家“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

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但人类活动和科学探索一直局限于地壳表层。随着深度增加,钻探难度因岩石硬度、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加大,因此人类从来没有成功打穿过这个界面。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67航次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孙珍表示,当时我们发起国际大洋钻探的目标就是想打穿莫霍面,它位于距离海底6公里左右的深度,看似不远,实际上很遥远。深海环境恶劣,实施作业难度大、成本极高,需要很好的保障系统,人类“钻穿莫霍面”的梦想已近60年,实际上只钻透了不到1/3的深度。要想实现它,不能仅依赖老的思想和工艺,一定要有新型科考船。

根据计划,“梦想”号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大洋钻探首钻。拓守廷表示,“梦想”号作为全球最先进的大洋钻探船之一,具备强大的钻探能力、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将为国际海洋科研合作提供一个高端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