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金沙酒业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董事长魏强拟辞任,总经理范世凯拟接任董事长,李濮拟出任沙酒业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对于管理层的变动,金沙酒业解释称,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完善企业管理架构,增强企业运营能力,推动金沙酒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1月,华润啤酒以123亿元收购金沙酒业55.19%股权,创下了近年来白酒业最大的并购记录。并购完成后,金沙酒业经历了多次高管人员变动。
华润啤酒入主金沙酒业之初,原董事长张道红就卸任其董事长职务,不再担任核心职务,并于2023年11月离开金沙酒业。而华润啤酒掌门人侯孝海于2023年2月接替张道红担任金沙酒业董事长,并任命一批“华润系老将”进入金沙酒业担任要职——范世凯担任总经理、赵新华担任副总经理,魏强但任董事。
2024年2月,侯孝海卸任金沙酒业董事长一职并退出金沙酒业董事会,并由魏强担任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和赵新华出任董事。这意味着,金沙酒业本次人事变动距离上一次不到一年时间。但是从人员构成来看,均是华润啤酒的班底。
频繁的人事变动背后是金沙酒业乃至华润啤酒集团白酒业务的业绩低迷。华润啤酒的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白酒业务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4800万元,同比减少32.4%。。
今年2月,魏强上任金沙酒业董事长之初,提出了业绩增长40%的目标,从半年报的数据和人事变动来看,魏强恐怕没能实现这一目标。
华润啤酒还披露了金沙酒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4.41亿元。而根据华润啤酒此前收购金沙酒业的公告,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金沙酒业的营收分别为8.78亿元、17.67亿元、36.41亿元和20.01亿元;税后纯利分别为1.56亿元、6.15亿元、13.15亿元和6.7亿元。金沙酒业2024年上半年的税前利润甚至低于2022年上半年同期的税后纯利。
而2023年金沙酒业营收仅实现20.67亿元,未计息税前盈仅有1.3亿元,如剔除因收购贵州金沙所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之影响,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97亿元。这表明,金沙酒业被华润啤酒收购后的经营状况不太乐观。
事实上,金沙酒业的白酒业务不仅仅在金沙酒业翻车。2021年10月,华润啤酒以13亿元收购山东景芝酒业旗下景芝白酒40%股权,但是华润啤酒将其收购后再也没有披露相关业绩,只对外表示营收“超过10亿”。但是有知情方表示,景芝酒业近年市场持续萎缩,业绩大幅下滑。
2022年2月,华润啤酒通过旗下华润战略投资收购了上市酒企金种子酒49%股份。但是在接管金种子酒后,金种子酒的业绩连年亏损,2022年和2023年亏损额分别为别为-1.87亿元和-2206.96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金种子酒更是出现了营收下滑和亏损额扩大,报告期内金种子酒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下降24.90%,实现净利润-9952.61万元,同比下降185.51%。
有分析指出,华润啤酒玩不转白酒可能就在于其“啤白双赋能”的经营理念。2023年3月,当时还是金沙酒业总经理的范世凯向媒体表示:“把啤酒过去这些年好的管理经验,比如说对品牌的管理经验,对渠道的管理经验,对市场秩序的管理经验,真正嫁接到白酒的业务当中来,跟白酒的操作模式相融合,从而打造一个新的白酒业务的操作模式。”同时,范世凯还认为,啤酒和白酒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实还有很多共同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方式其实都是相通的。
然而,啤酒和白酒虽然同为酒,但是经营运营逻辑,特别是在渠道模式上存在不可忽视的区别。啤酒属于快消品,看重品牌创新和规模化生产,但是持续上新会对渠道商造成很大的库存负担,因此不少啤酒厂商会选择弱化渠道商,甚至直控销售终端。而白酒,特别是中高端白酒在商品属性是近似于奢侈品和金融产品,品牌文化和价值培养是白酒营销的核心,需要稳定的经销渠道和消费群体,所以一般白酒厂商与经销商的关系更加紧密。
而在2023年财报中,华润啤酒称,在渠道建设方面,本集团通过评估优化经销商,积极处理遗留问题,消化渠道风险库存,稳定市场成交价格,提高产品开瓶率,逐步恢复渠道信心。同时,本集团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凝聚大商,并积极吸纳优质啤酒经销商销售本集团的白酒产品。
一边是“评估优化经销商,积极处理遗留问题”,一边是吸纳啤酒经销商销售白酒产品,再结合金沙酒业原董事长张道红在华润啤酒入主后不到半年离开,或许可以推测,华润啤酒以自己在啤酒业务经销模式取代了金沙酒业的原有的经销模式,甚至可能结束了与张道红时期的经销商的部分合作。最终导致金沙酒业消费群体出现大量流失,使得金沙酒业业绩下滑。
华润啤酒的“啤白双赋能”或许能在未来探索出一条路,但是目前的成绩很难让人看到业绩好转的曙光。(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