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地级市”苏州,正在强势回归经济发展舞台的核心位置。2024年上半年,苏州以6.2%的GDP增速,领跑长三角万亿城市,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经济动力。
在这一片丰沃的经济土壤之上,也孕育出了苏州唯一的法人上市城市商业银行——苏州银行( 002966.SZ )。
目前苏州银行已经在江苏省内开设了12家分行和181家网点,实现了立足苏州、深耕江苏、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
上半年,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3.88亿元,同比增长1.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3亿元,同比增长12.10%。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行业里表现非常突出。同花顺数据显示,A股银行板块上半年营收整体同比下滑1.9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7%。
在做到营收、利润双增之外,苏州银行向实体经济而行、发挥城商行优势把业务“做优做美”、一体化经营思路,也是值得行业借鉴的样本。
“万亿城商行”能不能实现?
上半年,苏州银行的资产规模继续保持了稳健的扩张,向它的“万亿城商行”目标迈进。
截至2024年中,苏州银行资产总额攀升至6595.14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了9.58%,保持着较快的增速。
比增速更重要的,是结构良好。中报显示,苏州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3251.16亿元,比2023年末增长了10.81%,实现了对资产总额增长的支撑。苏州银行还特别提到,上半年加强了对制造企业、科创企业和绿色贷款的投放。
负债端保持着一致的增长节奏,能够支撑资产端的扩张。2023年中,苏州银行负债总额较2023年末增长10.08%至6100.27亿元,增速略高于资产总额。吸收存款占全部负债的近70%,存款本金1998.44亿元,半年之间增长了12.10%。
中泰证券发表于8月31日的研报分析道,细看上半年苏州银行资产负债增速及结构,新增存贷在一季度高增的基础上冲高回落,上半年整体的投放以对公基建、制造和房地产业为主,居民和企业存款双双保持较快增长。华龙证券发表于9月3日的研报也指出,苏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可以维持双位数增长,主要受益于资产质量稳定和优秀的成本管控力。
净息差的压力是摆在每一家银行面前的难题,苏州银行也不例外,但好在已经显示出边际向好的曙光。上半年苏州银行的净息差为1.48%,相较一季度继续收窄,降幅正在放缓。
因为肩负加强实体经济服务力度、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使命,叠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LPR利率调降等因素影响,所以苏州银行净息差依旧处于较低水平。苏州银行对BT财经的调研函回复中也坦言,息差拖累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对营收增速产生一定影响。
好在面对压力和挑战,苏州银行已经拿出了应对政策,解题思路就藏在一体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里。
为何一定要“向实而行”?
苏州银行将“向实而行”视为自己的使命担当,决意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截至2024年中,苏州银行公司贷款和垫款本金占比70.85%,较2023年末上升了4.05个百分点,做出了多个业绩亮点。
比如,在苏州这一片科技创新的土壤之上,苏州银行的科创金融在城商行中非常突出。截至2024年中,苏州银行的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过1.1万户,科创企业的授信总额超1100亿元。再比如,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苏州银行也发挥出城商行的特色优势。苏州银行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攀升至628.19亿元,较年初增长35亿元;有贷户26095户;普惠小微企业贷平均投放利率为3.85%。
对个人端贷款的投放比例虽然下降,但总量保持增长,并且紧密围绕着“向实而行”。此次中报介绍,苏州银行的个人消费、个人经营类互联网贷款稳健并进。该行还运用科技手段,解决新市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重点客群的需求痛点。
这些零售端“向实”的特点包括,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纾困经营类客户、激发提升客群消费能力等,都是对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助力。截至2024年中,苏州银行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为101.05亿元,当年投放额度达164.25亿元。
“向实而行”的苏州银行在不良贷款率方面保持着非常优秀的水平。截至2024年中,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7.37亿元,不良贷款率和年初保持一致,保持在0.84%,显著低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同期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反映经营“安全垫”的拨备覆盖率维持在486.80%的较高水平。
苏州银行在对BT财经的调研函回复中表示,“发展”与“控险”之间的内在平衡性和一致性是一项长期命题,未来将结合业务需求和市场状况,不断调整风险偏好和风险策略,采取差异化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
“向实而行”也意味着银行需要用极其细致的工作,深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为此,苏州银行主动问计企业需求,一企一策精准赋能,一对一破解企业发展难点。在这样的精耕细作踏实赋能实体的工作里,苏州银行还找到了自己做优、做美的特色之路。
做大做强难,做出特色更难
城商行的资源禀赋难以和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比肩,想要做出特色,只有下沉到更广阔的市场里,以灵活的经营模式在本地深耕。
苏州银行就在做优、做美中,找到了属于它的城商行发展之路。
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加速创新,苏州银行就提供了很好的、值得借鉴的行业样本。该行打造出“苏行e链融”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建立了可定制化、全线上、智能化、开放式的供应链服务,围绕的客户对象正是全国“智造高地”苏州当地的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筑等行业客户。
目前,苏州银行供应链金融已经形成了自营平台、系统直连、定制服务供应链三类服务模式。截至2024年中,已经与250多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其供应链金融服务合作关系,辐射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客户超过2000家,供应链业务规模达到非常可观的110亿元。
苏州和长三角地区也是全国外贸的门户,当地企业有跨境金融服务需求,而且这样的外贸金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成为了苏州银行的机遇。为此,以客户为中心的苏州银行从细节处入手,推动了该行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与优化,打造出综合化外汇业务服务品牌“汇智赢”。
在这个“汇智赢”服务平台上,客户可以实现从跨境结算、外汇交易,到汇率管理、套期保值,甚至政策咨询。如此以来,即便是当地小微企业,也能使用专业的外汇金融工具。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苏州银行国际结算量105.36亿美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30%;外汇衍生品签约量、进出口贸易融资发生额也均有翻倍式增长。
一体化经营思路的背后逻辑
如何保持这样的优势和特色,继续稳步迈向万亿元资产目标?一体化的经营思路是苏州银行的着力重点。
苏州银行在对BT财经的调研函回复中展望,2024年,该行将依据“2024-2026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引领,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战略。
分看各个业务板块,聚焦对公的“科创+跨境”、零售的“财富+民生”的双核驱动战略,并在金融市场发力“市场研究+投资交易”,苏州银行正专注于客户基础拓展与巩固,继续擦亮特色化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中报为苏州银行的一体化策略提供了更加具象的解释说明。
比如在推动存款等负债业务的发展方面,须要从客群、渠道、产品、服务等多方面下工夫花力气。
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要坚持资产质量稳中求进、内控合规持续推进、基础创建循序渐进、不良处置知难而进的“四进”和防大额风险损失、防大额不良机构、防大额监管处罚、防大额操作风险的“四防”,全面一体化完成风险管控目标。
在公私合作上,也要秉承一体化理念。比如在支持地产金融领域时严格客户筛选标准,优先支持“白名单”里的优质房地产集团及保障性住房项目。
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一体化,就是要整合行内外资源,为客户做好综合金融服务,打造以稳健为核心的资产配置体系……
站在管理层面,一体化的经营思路也离不开制度上的约束。为此,苏州银行严格落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为一体化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2023年以来,苏州银行发生了一系列人事变动,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副行长等多位核心高管先后进行了换代,目前由董事长崔庆军搭档行长王强。在谈及这一更迭时,苏州银行对BT财经表示,该行高管任职调整均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管理要求执行。在策略定力方面,会坚持“发挥苏式金融特色优势,确保战略及各项规划连续、稳定推进”。
机构也对践行一体化策略、做出城商行特色的苏州银行积极看多。上述中泰证券研报分析,该行深耕苏州,对公端项目有区位优势,在零售端也有能力依托市民卡主办行资格等,打造完善的惠民体系,获得稳定的零售客群,进而深化零售战略。
平安证券发表于9月2日的研报认为,苏州银行资产质量在同业中优秀,公司人员与网点的扩张也有助于增强揽储、财富管理等业务的竞争力。伴随“大零售转型”和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做出特色的苏州银行盈利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值得市场的期待。
作 者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