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进一步将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出口切换到国内消费。中国有足够政策工具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转市场预期需要振聋发聩的非常政策之举,稳定了房市和股市,就可以释放强大的居民购买力。
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时就声称要加剧与中国的贸易战,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再加征60%的关税。而美国现在对中国产品的平均关税已经高达20%左右。
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之时,就于2018年开始了对华的贸易战,说是要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当然也旨在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到目前为止,两者都未如愿。
真正受到贸易战伤害的是美国消费者,提高的进口关税几乎全部由他们承担,进口价格提高也助长了美国的通货膨胀。
但是贸易战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自2018年以来,自华进口占美国总进口的比率已从20%左右下降到大约15%。一些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印度和其他地方。东南亚和印度对美出口大幅增加,但它们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增加得更多,远远超过了其对美出口的制成品。在此期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重从大约13%增加到2021年的15%左右(现在回落到大约14%),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也从27%上升到30%。
贸易战为何未奏效?
美国的第一轮贸易战并未奏效。原因是如果美国无法从其他地方找到同样价格的产品来替代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支付关税的只能是美国消费者。若想有效阻止来自中国的进口,美国高关税针对的中国产品应该是本国或第三国可以用类似价格替代的。中国对于美国贸易战的反击就是这么做的。
根据美国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院(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报告,中国对美商品的报复性关税针对的都是在第三国可以用差不多的价格买到的产品,譬如粮食和龙虾,而对于医药或飞机之类难以找到替代的产品,中国并未加征关税。所以虽然对某些美国商品加征了关税,但中国消费者并未因此为进口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贸易战的升级凸显了中国经济应该减少对于出口的依赖。其实中国本来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中国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2007年达到巅峰,为36%,以后逐步下降,到了2019年,已经降低到18%。但到了2023年,又回升到20%左右。
这是因为自2020年以来,国内消费的增长放缓,有效需求不足。在2023年,个人消费仅占GDP的39%,远低于美国68%的占比。正是因为消费不足,才使得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迫使企业增加出口。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一些贸易伙伴的不快,引发了各种类型的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不光是美国和加拿大对诸如电动车和太阳能光伏板等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欧盟国家也是如此。而即将来临的贸易战升级使得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加靠不住。
稳定房市与股市
中国需要进一步将经济增长的引擎从出口切换到国内消费。这首先就要稳定房市和股市。根据2023年的数据,中国家庭财富中房产占比大约为59%,而权益类投资则占19%左右。
近年来,房价下跌和股市不振使居民财富缩水,其产生的负财富效应拖累了个人消费的增长,导致家庭囤积现金,居民存款持续增加。在2015年到2019年之间,家庭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8%,而个人存款平均每年增加10.2%。但自2020年以来,家庭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仅5.9%,而个人存款的年增长率则为13.4%,超过前者的2倍。
在2022和2023年,个人存款增加了18万亿元人民币和17万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的前三个季度又增加了12万亿元人民币,乃至于个人在银行中的存款达到14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GDP的总值。如果这些个人存款能释放出来,可以产生巨大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这取决于家庭财富不再缩水,提振老百姓对经济的信心,并扭转对于市场走势的预期。
房地产的危机至少部分是降温政策所导致的,并非绝对的供应过剩致使泡沫破裂。过剩是局部性的,更多是相对的。房价下滑时,很多需求自然消失,因为房产是家庭的投资,买涨不买跌。股市亦是如此。一旦政策调整,危机就有望解除。直至今日,北京和上海还限购买房,这些都是当初冷却房市的措施,可见潜在需求不是问题。在2024年9月底中央释放出信号,房地产市场要“止跌回稳”。其后, 住房销售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增加。可见持续地扭转信心和对房市走势的预期是释放居民购买力的关键。
货币和财政政策可更进取
中国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几经减息之后,中国的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最高的,因为中国没有通胀的问题。而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也是最高的—平均为7%,这还是在9月底央行降准0.5%之后;而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准备金率仅在0到1%之间,完全没有降准的空间。据估计,每降准1%,银行系统就可以对经济释放2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所以中国在货币政策上有足够的宽松余地。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更有扩张的空间,因为政府持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根据全国人大公布的数据,仅政府持有的国有资产权益价值就高达14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GDP总值。所以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大于负债,是净资产而非净负债,而全球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其他主要经济体都处于占GDP相当比例的净负债状态。而中国政府的外债与经济体量相比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应该更为大胆,更为进取地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包括发行外债,尤其是离岸人民币外债。发行人民币外债可收一箭双雕之效:即可拿来外资投入中国经济,又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提振信心和扭转预期要有振聋发聩之举,一下子打消市场的疑虑和观望,这样才能以四两拨千斤,释放巨大的居民购买力,将经济增长率提升到更高的轨道。
如果中国能够尽速地赶上并超过美国经济以美元计价的名义体量,美国旨在将中国经济永久置于其下的战略则不攻自破,其打压措施也失去了意义。这将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世界和平。而增加了国内需求,尤其是个人消费,中国可以减少对于出口的依赖,也可以增加进口,这对于中国和中国的所有贸易伙伴都是福音。
(作者系太盟投资集团(PAG)的执行董事长,《走出戈壁》《金钱博弈》《金钱风云》作者;编辑:李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