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风,编辑:小市妹
近期,前海开源基金发布了高管变更公告,李强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长,职位由总经理秦亚峰暂时代任。
前海开源基金作为业内知名公募,在近十年间曾取得规模由2亿出头增长到上千亿的辉煌战绩。但自2021年后,其陷入到规模和净值持续下滑,内控风险暴露的境况,这也将是未来新帅面临的重要挑战。
【管理层再生变动】
近期,前海开源基金高管的变动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原董事长李强自2022年6月上任至今年仅2年半,对于离任原因,虽然官方称是个人因素,但也或与近年来公司规模缩水和低迷的净值表现有关。
从过往履历来看,空降调任的李强最早出身于建行,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法规处、机构监管处、深圳前海管理局等监管部门领导职务,以及前海金控、汇丰前海证券、恒生前海基金及世纪证券等金融机构一把手,在金融领域的资历较为深厚。
与此同时,此次代任前海开源基金董事长的秦亚峰与李强一样,皆为空降。此前曾长期任职于华安财险系统,担任华安财险副总经理、华安财保资管总经理、华安汇富资本董事长,2019年加入前海开源基金,2021年7月起开始出任总经理。
2022年,就在以“强峰”组合为核心的管理层上任后,前海开源基金便不断面临规模缩水的局面。
在公募基金行业,2013年初成立的前海开源基金相对于其他头部公募属于新锐势力,2014年一季度总规模仅有2.05亿,到了2021年底最高达到了1587.59亿,一跃成为业内知名的千亿明星公募。
正是由于曲扬激进的操作风格,使得基金净值持续承压。截至12月6日,近3年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混合A净值下降了37.66%,明显跑输同期的沪深300。另一只在管的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混合A,自2021年初成立至今净值回撤了48.78%,接近腰斩。
复盘两位明星基金经理操作,都可以看到重赛道、轻估值激进操作手法的身影,曲扬更为明显。在享受到赛道股上涨红利后,2021年后仍坚持对新能源、大消费等高估值板块个股进行布局,加剧了净值下降的压力,叠加较高的重仓股持仓,均是操盘中缺乏风控的体现。
另外,当下曲扬共管理8只权益基金,管理数量位居前海开源基金首位,“一拖多”问题较为严重,能否有充足精力进行高效管理也要打一个问号。
除了对基金净值的风控管理,前海开源基金在内控管理上也有待改善。就在2024年7月,前海开源基金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监管层通报要求整改。在此之前,2020年还因为在销售某资管计划的过程中存在“宣传推介内部控制缺失”的情形,被监管层责令改正。
前海开源基金作为明星公募,由于错失了非权益类基金的快速发展机遇,在激烈的排名战中只能更多依靠权益类产品突围。若不能通过强化风控和投研体系,降低明星基金经理依赖,未来排名仍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