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马上与走在平地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于无数马迷和赛手来说,不是自由或热血,而是风的存在。出发前风是拂来凉意的柔荑,出发后风就成了必须用身体破开的巨浪。优秀的骑手需要学会与马共舞,使心脏、脉搏和呼吸保持同步,探索生理的极限。这一切尝试的背后是合规且完善的产业体系,合乎商业逻辑,才有持续运作的可能,马来西亚雪兰莪赛马公会主席詹学龙就是其中的“关键先生”。

虽然并非明星骑手,但在马来西亚的商业与体育界,单单詹学龙这个名字就足够响亮。如果要比喻的话,他更像是一匹驰骋在赛马场上的传奇骏马,不仅在商业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雪兰莪赛马公会的历史中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10月5日,182年历史的新加坡克兰芝马场举办最后一场赛事,而詹学龙带领的雪兰莪赛马公会依旧留在牌桌。他既是驭风者,也是驭心者,40年的智慧和激情,书写出了属于他的赛马史诗。

专访詹学龙:马背上的赛手,驭风也驭心

从蒙昧到惊艳,看见不一样的赛马

马术运动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称其为“御”,并作六艺之一,古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曾将马术列为重要的军事技能。到了和平年代,马术蜕从最初的实用技能逐渐演变为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但在一些影像作品中,赛马却被冠以“赌博”、“舞弊”的旗号,詹学龙最早认识到的赛马就是这样。

他坦言,自己一开始对赛马持有反对态度。“因为从社交平台了解到的赛马是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从心底里觉得很反感。”机缘巧合之下,詹学龙实地探访了马场,就是这次参观让他的态度发生了180°的大转变。

“真正去了马场了解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交平台,到马场参观、结交更多高质量的朋友甚至成了我的习惯,在马场,我们很容易为经商打开发展渠道。”

而在马来西亚赛马界,雪兰莪赛马公会是绕不开的一环。它成立于1896年,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是由马来西亚赛马博彩管理局与赛马公会共同监管的会员制公会,目前拥有700多匹马匹。从1984年进入公会来算,詹学龙跟雪兰莪已经结缘40年,这期间亚洲各国在赛马界交换过无数次身位,有领跑者退出,也有后来者居上,雪兰莪和它所属的马来西亚不是最顶尖的,却是最稳健、最具耐力的。

2023年6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关闭克兰芝赛马场并解散新加坡赛马公会,同为马来亚赛马公会(MRA)成员,这对雪兰莪公会无疑具有极大冲击。

最直观的是金钱,与克兰芝赛马场的合作是雪兰莪收入的一部分。更令人动容的是遗憾,克兰芝赛马场总共有700多匹纯种赛马要被送到陌生马场,超300名员工无处可去。

克兰芝马场的最后一场赛事已经结束,在这四顾茫然的时刻,詹学龙率领雪兰莪成为了托举者。

专访詹学龙:马背上的赛手,驭风也驭心

以情动人,在挑战中书写未来

赛马公会是门烧钱的生意,除了马匹饲料、草场维护等可控支出以外,还有修建马房、维护训练场地、提供高额赛事奖金等固定支出。但詹学龙说,它带来的收益是无形的,法国赛马业每年为国家财政上缴数十亿欧元的税收,马来西亚的马业领域工作者超过千人。成熟的赛马体系将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赛马场既是城乡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特色旅游圣地,无论新加坡政府还是马来西亚政府都需要正视赛马的贡献。

而在得到政客们的支持以前,詹学龙已然承担起许多责任。

马场关停以后,留给克兰芝的马匹和训练师只有退役或离开两个选项。有些人选择返回老家,外籍教练Stephen Gray和Donna Logan都是如此;经济实力雄厚的人或许会成立自己的训练基地,澳大利亚人Dan Meagher和Tim Fitzsimmons就是这样。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找到新的马会就职才是最现实的问题,雪兰莪公会成为了首要选择,去年的冠军新加坡教练Jason Ong和克兰吉的对手Richard Lim Jerome Tan, David Kok and Mahadi Taib都来到了雪兰莪。

“马来西亚的热带气候使户外马术活动能在全年进行,这比那些因极端季节性变化而限制骑乘机会的国家具有显著优势。骑手可以全年持续训练和比赛,每年我们也会举办许多赛事。然而,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管理马匹需要特定的知识与护理,这使马来西亚在热带马术护理方面能够发展出独特的专业技术。”

詹学龙透露,为了给克兰芝赛马场的马提供舒适居住环境,雪兰莪公会在不断修建马房以接收新到来的马匹,同时也增加练马师的数量。

今年早些时候,雪兰莪州也发布了一份名为“赛马增强基金”(REF)的文件,这份文件长达29页,概述了赛马会计划从明年1月1日起增加奖金以及赛马的整体吸引力。

在雪兰莪赛马公会,詹学龙不仅是一位领导者,更是一位以情动人的心灵导师。他深知,赛马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比拼,更是情感与智慧的较量。他倡导公平竞赛,推动行业规范,更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赛马人才,用他的热情和坚持,感染着每一个人。在詹学龙的领导下,雪兰莪赛马公会不仅成为了马来西亚业界的标杆,更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雪兰莪赛马公会成为交流活动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活动,邀请不同阶层人士参与,除了促进他们对马术活动的了解,也能开拓他们的生意与人际版图。

专访詹学龙:马背上的赛手,驭风也驭心

除此之外,对詹学龙来说,他还充分认识到赛马运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性。 “公会也会继续承担社会责任,捐款给慈善机构”,据了解,雪兰莪赛马公会举办的每场赛事中都有10%的收入以税收形式回馈给政府,詹学龙说,希望现代赛马运动受到更多元的观众喜爱,先让爱马、养马、观看赛马比赛成为习惯,才能将其内化为某种大众文化。

为此,雪兰莪也专门开设了培训中心和马术学校,课程内容涵盖一对一教学、小组课程和私人课程,入门课至专业课一应俱全,力求让每个感兴趣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马术学校也是退休赛马的第二故乡。一匹赛马的职业生涯通常只有2-8年,而马匹的平均寿命有25-30岁,退役后长达十多年的养育费用是训练师的心病,能够被重新培训为马术马再次为大众服务,对赛马和骑手都是一种肯定。

詹学龙梦想着将雪兰莪赛马公会打造成为全球赛马业的中心,让马来西亚赛马文化走向世界,让赛马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