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

作者 | 陈力峰

"新媒体的承载力和视觉冲击力更强,新媒体的社交属性更强;传统媒体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而新媒体喜欢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传统媒体总是想着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新媒体首先考虑的则是影响没影响力的人。"

传统媒体喜欢把简单的事搞复杂,而新媒体喜欢把复杂的事搞简单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编委、高级编辑陈力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资料图)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公众号近日推送的《人生的导师》一文中的一段话。此文作者陈力峰,2006年-201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编委、高级编辑,2024年10月受聘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30年来,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新闻传播类、媒体融合类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有50件作品获得湖北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2件。调研报告《读屏时代的“刷屏”攻略》获得全国报业大调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以下为稿件原文:

有一种努力,你没有尝试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我是2006年入学的在职博士,师从时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读博的那4年,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日子,它虽然时常令我感到身心俱疲,但更多的是让我体会到一种视野开阔、登高博见的境界。

(一)人生迷茫

读博时我已年过四十,却和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道上课、考试、做论文,我的许多同事和朋友深感不解:“你每天那么多工作、面临那么大压力,还那么拼值得吗?”每当听了这些话,我总是淡淡地一笑。

我去读博的初衷,其实不是为了文凭,更多的是事业上遇到了瓶颈,人生陷入了迷茫。

2001年,我参与创办了武汉一家都市类媒体。到我读博之前,报纸发行量已达30万份,年营收过亿,利润过千万,作为这家全国第二代都市类媒体的常务老总,我们举办全国都市类媒体峰会时,许多新媒体的老总都希望结识我们,希望报纸能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内容产品。而仅仅数年,沉舟侧畔千帆过,行业性的严冬悄然来临,许多都市类报纸已从一纸万利到了无利可图,报纸从业者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寒冷。在互联网面前开始了真正的惶恐:你不知道你的用户在哪里?他们有哪些真正的需求?一同创业的伙伴们,有的就如当年的下海潮时一样,弃报纸而去;有的开始利用报纸的平台谋划自己的未来;有人在坐等观望,而更多刚毕业的学新闻的年轻人,则彷徨着,焦虑着……

这个时候,我慕名走进了华科校园,直接找到张昆老师,说到了自己的困惑和迷茫。我迫切需要智者指点迷津,需要大师拨开迷雾。

记得张昆老师在办公室接待了我,他认真听着我的苦恼,欣然接受我读他的博士生,并鼓励我先潜下心来读书,要多关注和思考国内外媒体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他直言:目前新媒体的冲击来势汹涌,这种冲击不是一阵,而是长期甚至将愈演愈烈。目前这种传媒生态的变化,不仅冲击着媒体人,整个媒体行业、学术界都在思考应对之策,都在探索下一步的转型。

(二)谆谆教导

我的导师张昆,以及学院许多知名教授,吴廷俊、赵振宇、申凡、钟瑛、屠忠俊、陈先红、刘洁等老师……,他们不但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而且在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理工科等多个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张昆老师给我划定了大量的阅读书目,并让我牢记《礼记·中庸》中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告诫我要跳出狭隘的新闻学进行阅读和思考。

这些老师告诉我,做媒体必须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广大受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技术上狠下工夫。当下,社会思想意识和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传播空间的无界性、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意见表达的失范性与群体行为的激化性,给媒体的舆论引导增加了很大难度。不论是在校读书还是回去办报,首先都要弥补自身的知识短板、开阔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丰富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张昆老师同时给我圈定了博士论文的选题和方向:都市类报纸的主流化转型。

(三)学以致用

按照老师的指导,也契合了省委宣传部对当时武汉都市类报纸扎堆的担忧,认为内容高度同质化、读者群划分不清晰,已严重影响到报纸自身的发展。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开始迈出向主流媒体转型的步伐,打造全新的经济生活类读本。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向经济生活类报纸的主流化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采写上注重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变“产品为王”为“观点为王”;同时,在新闻内容的生产和包装上,更加注重满足特定受众需求,优化“信息结构”并强化财经、产经、民生类新闻;在新闻操作理念上,更加注重社会职能的发挥,品牌活动的推广,从一味地满足用户向“培养用户”发展;进一步提高议程设置能力,并努力构建公共话语互动空间。这种全新改版的探索,也受到业内外的关注和好评,我们先后荣获第二届湖北出版政府奖、中国年度十大财经报。

每当我们的报纸改版或改革遇到困难时,我总是第一时间向老师们请教,老师们也从来不吝赐教。张昆、吴廷俊、赵振宇、刘洁等老师,他们的学识和人品,他们的细致和耐心,让我一次次感佩不已。通过他们丰富的理论涵养,指导和帮助我们的媒体进行改进、优化。他们还多次亲临我们举办的活动现场,为我们加油助威。通过4年多的学习,我渐渐走出思想上的迷惑和困顿,通过老师们面对面的教诲,我真的感到收益匪浅,老师们的每一句话常常都能成为我追问和思考的起点。我至今记得张昆老师说过的话:互联网越发展,信息越爆炸,人们就越是需要作为文化认同标识的媒介。纸媒肯定不再只是新闻纸,而是文化纸、情感纸、观点纸的叠加。优美的文笔,独特的视角,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涵,犀利的观点,全新的平台,将成为人们对媒体的新要求。这段话我也写进了和老师联合署名的论文《都市报主流转型的困局与出路》,刊发于《中国记者》2008年9期。

2010年12月,在老师悉心指导下,我的博士论文以87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答辩。

(四)化危为机

到了2017年11月,我们原先的报纸和全国许多市场类媒体一样休刊了,我回到了集团母报。其实大家都知道,报纸的衰落与互联网兴起的关系,这个外因显而易见,毕竟看报纸的人在减少。但是,如果从内因方面去考量,传统媒体的“衰落”,更有自身需要总结的地方,比如:新媒体的承载力和视觉冲击力更强,新媒体的社交属性更强;传统媒体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而新媒体喜欢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传统媒体总是想着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新媒体首先考虑的则是影响没影响力的人。

就在这时,2020年初,一场旷日持久的疫情向我们的媒体发起了新的挑战。

武汉“封城”76天,报纸无法送达订户家中,记者千辛万苦采写的新闻转眼变成一摞摞“废纸”?

在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媒体和媒体人怎么办?这时,身在北京的张昆老师还牵挂着我这名弟子,他给我打来电话,叮嘱我要保重身体,同时告诉我,这是一段值得深刻记录的历史,也是加速媒体转型进程的契机,必须牢牢把握好。

老师在电话里分析,纸质版面已不再是新闻首要的呈现窗口,你们这些党报记者要加速转型进程,融入新媒体矩阵,在打通“报网端微”、重构“策采编发”中,焕发出新的传播力。

老师的审时度势,很快得到印证。这场疫情对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各个环节带来巨大挑战,对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怎么使用“兵器库”?如何展现新“武艺”?一个特殊历史时段的作为,凝结着为未来的新闻事业赋能的深刻启示。

战“疫”那段日子,华科的老师们,张明新院长、郭小平老师、李卫东老师等经常和我们交流:在这样的时代,推动媒体高质量发展,应当处理好技术驱动与价值引领、内容定力与内容魅力、平台创新与生态优化几种关系。这几种关系是摆在眼下所有媒体面前的命题,要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这样一个时代,是一个更高维的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如果仍然是低维的生产方式,很难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样一个时代,也是党报需要练就新的“武艺”的时代,如果还是守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旧“兵器库”,很难在新闻业态快速迭代、传播渠道日新月异中实现突破。

从2020年武汉疫情报道实践来看,我们的传统主流媒体不但没有坠落,还通过转型发展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在可视化、数据化、网络化、交互性的广阔空间中习得新技能,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用户从2020年初的5500万跳跃式发展到2024年10月的3.64亿。

张昆老师60岁生日那天,我虔诚地向老师敬酒,感谢他在疫情之中,仍然惦记着我这名深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学生。我告诉老师:经过此次战“疫”报道,我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经受了一场“大考”。长期积淀的基础、自身具有的优势,接受了检验;还面临哪些短板,存在什么弱项,也催生了思考。相比平常时期,重大历史场景的亲历和记载,把媒体和媒体人转型发展的课题呈现得更加深刻。

今年10月13日,我有幸被华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聘为专硕学生校外导师。衷心感谢母校的老师们,他们是我永远的人生导师。他们教会我,不论新闻业态如何迭代,传播渠道如何更新,只要拥有信息媒介的标识,只要刻下新闻传播的烙印,只要担负舆论引导的责任,都需要坚持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都需要不断苦练新的“技艺”,在新的起点上笃行不怠、一往无前。

传统媒体喜欢把简单的事搞复杂,而新媒体喜欢把复杂的事搞简单

作者陈力峰(右一)与张昆老师夫妇合影

喻园小记:

遇到报纸行业衰落互联网兴起的时代,感到前路迷茫的作者决定走入华科大的校园。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他由困惑走向明晰,由探索走向实践,加速传统媒体的转型进程,融入新媒体矩阵,最终将危机转化为机遇,让新闻再次焕发出蓬勃的传播力,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起航,一往无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者十分感激母校的老师们,传递知识,启迪智慧……他们所做的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如今作者的身份也由求学者转变为了师者,将这份师恩如火炬般传递下去,继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