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座城市文化地标,会给上海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是上海的魅力之一。
在今天举行的“M20+全球顶尖博物馆大会”上,上海博物馆东馆宣布正式全面开放。
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上博东馆建设历时7年,总建筑面积达11.32万平方米;今年2月2日上博东馆“青铜展厅”试开放、“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开幕,上博东馆又分三步逐步扩大开放面积、提升接待人数,终于在今天正式全面开放。
家门口的大博物馆
2017年6月底,“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博人民广场馆举行,观众排起的长队几乎绕了博物馆一圈。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感慨:“还好东馆已经筹建了,否则该怎么回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在这次展览开幕两个多月后,位于浦东联洋社区10号地块的上博东馆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上博为什么要建东馆?于1996年建成开放的上博人民广场馆,位于上海城市中心黄金地段,建筑面积达3.9万平方米,在当时全国其他省市几乎没有现代化博物馆的情况下领风气之先。但随着各地博物馆建设大潮兴起,全国各地博物馆展馆面积纷纷后来居上;随着世界文明交流日益频繁和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往益深,上博原有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当时,上博只有三个临时展厅,不少特展档期甚至要提前两三年排定,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展览和服务,这让上博工作人员一直很着急。
2022年12月22日深夜,上博人民广场馆南侧大门被拆下。即将举行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当晚有两批共19幅作品运抵,其中4幅因尺寸过大,需拆门后才能运进博物馆——不仅展览排期受影响,因建筑体量有限,上博人民广场馆在迎接超大型展品时往往要临时拆门。
上博人民广场馆为英国国家美术馆展品拆门(上海博物馆供图)
为满足观众参观需求、承担更多公共服务功能,专家普遍认为上博东馆建成约10万平方米的体量,对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是合适的。但这样的建设规模在国际博物馆界罕有先例:大英博物馆是历史形成的,大都会博物馆则是多次加建才形成如今的体量。参与上博东馆招标的9个单位,6个来自国外,3个来自国内。“竞争非常激烈,对于这样超大规模的建筑,大家都没有经验,中外团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上博东馆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立介绍,设计方案就整整做了一年。而近年来席卷全国的“文博热”也证明当初规划建设上博东馆的远见。
2015年年底,上海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加快兴建上海博物馆东馆”被列入其中;2016年初,上博东馆选址确定;2017年9月,项目正式动工;2020年底,工程主体钢结构封顶;2022年底,上博在建馆七十周年之际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总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的上博东馆初露峥嵘。而未来以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为主的东馆、以特展主题展为主的人民广场馆和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北馆,将构成国内最大博物馆“航母群”之一。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届时三馆馆舍建筑总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预计年观众接待总量超过600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
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首次完全展开展出(简工博 摄)
新空间不仅能带来更多展览,也让宝贵文物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刚刚开放的历代绘画馆有个“馆中馆”特型馆,清代画家王翚代表作《重江叠嶂图》18米在这里完全铺开。“中国书画历史上有很多体量非凡的巨制。”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用“熟悉的陌生人”来称呼部分展出的文物:例如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卷,全长约7米,过去在人民广场馆每次只能分段展出一部分,如今全卷展开,观众得以从头到尾完整欣赏。“我们此次展出70%都是新画面,既有没展出过的文物,也有展出过文物观众没看到的另一面。”
边建边开,常看常新
11月13日刚刚开放的上博东馆历代书法馆和历代绘画馆门口,几乎每天都排起长队,观众们静静等候欣赏《高逸图》卷、《雪竹图》轴、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一系列或全新亮相或久违登场的国宝,不少观众从全国各地特意赶到上海参观。有观众感慨:“今年一年不停来东馆,每一次来都有新展览,每一次来都能看到久违的国宝。”
观众在历代书法馆内排队参观(简工博 摄)
自从开工建设以来,各类“全球最受期待的在建博物馆”评选榜单中,上博东物馆数次榜上有名。今年2月2日,上博东馆青铜馆试开放、“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开幕,揭开了上博东馆的神秘面纱,也迈出了全年开放“三部曲”的第一步;6月26日上博东馆开放面积扩大到80%;而随着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等最后一批展厅年底开放,今天上博东馆正式全面开放。
“何时对公众开放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也是上博面临的难题。”褚晓波表示,要让这座超级博物馆顺利运转起来,磨合的过程必不可少。例如上博馆藏珍贵文物近15万件(套),光搬运就需要200多车,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回应和满足观众对上博东馆开放的迫切需求,也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要求、文物安全风险、文物搬迁节奏及场馆运营磨合等专业要求。”
上博东馆第一百万名观众接受馆长赠送的礼物(赖鑫琳 摄)
1月27日零点,上博东馆启用首日预约开启,单日8000名额“秒杀”。5月16日,来自黑龙江的观众李兴成为上博东馆试运行以来第一百万名观众,短短三个多月观众突破百万,上博东馆成了“顶流”,但“预约难”“观众太多”等抱怨也不时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为龙年新春来临之际给广大市民观众提供更丰富的高品质文化服务,上博在开放人民广场馆的同时,以‘奋力一跳’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2月2日东馆‘青铜展厅’试开放和‘星耀中国’开幕。”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表示,这一过程也是压力测试,上博将充分听取观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展陈制作水平。此外,馆方也将根据试运营情况及观众访问量变化,及时采取延长开放服务等举措缓解参观需求。今年春节大年初三起,上博东馆连续加开夜场;今年4月19日将预约时间从提前7天进一步提前至14天;五一假期再次延长夜间开放时间……
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解决。5月20日“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闭幕后,上博东馆暂停对外开放,相关展厅进入装修施工、设备调试和文物布展冲刺阶段,待6月26日“重启”后,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开放面积达80%,日接待量提升至2万人次。在经历暑假两馆总接待量逾160万人次的高峰之后,上博东馆于9月15日起试行散客免预约凭证入馆,进一步便利观众参观。“不需要预约之后,我只要有空就来上博东馆走走。”家住附近花木社区的市民潘先生说,“在家门口走进一流博物馆的感觉真好。”
开放式博物馆与城市互动
走进上博东馆,许多观众会感觉与传统博物馆“不太一样”——
四面八方的自然光线被引入博物馆内,比传统的封闭式博物馆更敞亮自然;走上二楼历代绘画馆,入口序厅既在馆中造景,又如照壁般挡住自然光线以保护展厅内文物;登上四楼“木石双清: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展”,至屋顶江南园林中,再从园林出口步上巨大的旋转步道,毗邻的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收入眼底;一路行至二楼休息区,野餐车、休闲椅竟营造出一分野趣……
博物馆里的“野趣”(简工博 摄)
城市的文化地标,是城市气质的缩影。李立与团队从一开始就认定,超10万平方米的博物馆首先一定要“好用”。为了缓解观众在特大型博物馆中的观展疲劳问题,建筑改变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流线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强调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外立面蜿蜒起伏的曲线,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勇立潮头”的精神状态。
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发现,近年来当代美术馆在建筑设计与公共艺术的关系探索方面有两个趋向:第一个趋势是把博物馆做成公共艺术,例如美国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就被设计成一只用钢索拉起的鸟,可以随太阳起落伸缩,博物馆好像是活的,“这样的建筑物本身就是公共艺术。”但现场参观后,他发现作为博物馆展线较小,观众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场馆本身,而大约20年时间里国内也在追赶这个潮流。
但近十年以来,博物馆发生很大变化,逐步回归比较冷静的展示空间。“上海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他认为,博物馆是陈列的地方,是公共艺术的载体。“上海已经走完了靠建筑本身变成公共艺术的阶段,进入将博物馆变为公共艺术陈列地点的阶段。”
上博东馆建设之时(蒋迪雯 摄)
城市的文化地标,与城市共同成长。上博东馆规划动工之前,选址地块因周围施工建筑临时堆土长期积水,形成了一个小池塘,杂草野蛮生长,吸引了一些人前来休闲健身。开工之后,对这里进行清除曾引发一些人的疑虑,这片自然生态是否有保护价值?
为了回应社会的不同声音,浦东新区邀请了高校生物专家实地勘察,其中包括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最终,钟扬发现现场只有一种野生大豆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余均为上海常见植物。为此,他在施工现场举行了一场科普讲座,向市民志愿者、附近学生等介绍这些植物的门类,说明该地块不具备生态保护价值——这也是他生前在上海的最后一场活动。那株野生大豆也已被移植和保护了起来。
如今与上博东馆毗邻的商业街区也已开放,看完展览,观众同样有丰富的消费选择。不少观众表示:“一座城市文化地标,会给上海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是上海的魅力之一。期待上博东馆将带来更多更精彩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