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今年国庆假期,三线及以下市县居民出境游订单量增幅远超一、二线城市,更有不少游客是首次购买出国机票。小城居民的消费实力开始崭露头角。与此同时,三线及以下市县的酒店预订量、用车需求量也居高不下,县域旅游市场依旧“大有可为”。

小城居民消费力迅速增长

小城居民的消费实力在这个国庆假期开始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不仅开启了自己的第一次飞行,而且还选择了出国游玩。

在去哪儿平台上,600余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在今年国庆假期首次购买了机票。常住地在三线及以下市县居民首次购买机票量较去年同期增逾五成,首次购买出国机票量增逾七成。三线及以下市县居民的出境游订单量增幅更是远超一、二线城市。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从国庆机票和酒店订单来看,常住地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居民出境游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近三倍,增幅远超其他城市。二线城市出境游订单量较去年增长了七成,新一线城市增长了四成,一线城市基本持平。

国庆出境订单量最高的小城包括广东江门、江苏扬州、广西柳州、浙江湖州、江苏镇江、广东汕头、河北廊坊、江苏盐城、湖北宜昌、广东揭阳。其中,广东、江苏各占据三席。

携程数据也显示,四线和五线城市居民成为出境游新的增长点,国庆假期日均出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一倍、三倍。四、五线城市居民以短线目的地为主,在TOP20出境游目的地国家中,有13个为短线目的地。

与此同时,西部各省份居民的出境游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有20多个西部城市出境机票预订同比涨幅超过一倍。

“随着小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小城居民获取信息的信息链逐渐缩短、获取信息更加丰富,其消费理念也在与时俱进。此外,小城城市化进程也使居民收入逐年增加,这些都促使小城居民消费快速增长。”众信旅游集团品牌公关部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消费正逐步取代实物消费,并有望成为居民最大的消费支出。旅游作为重要的服务消费项目,已从过去的弹性消费转变为具有明显刚性需求的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8700万人次,预计2024年将达1.3亿人次。从增量和增速来看,非一线城市比一线城市展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在增量市场中的份额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的趋势。”

小城居民消费力迅速增长,县域旅游市场“大有可为”

贵州一景区内人潮涌动。(图片来自摄图网)

县域旅游市场“大有可为”

在三线及以下市县居民消费实力快速增长的同时,县域旅游热度居高不下。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国内各大热门县域目的地酒店预订增速超过大盘。其中,预订热度同比涨幅超过50%的县和县级市就有近百个。

值得一提的是,县域高星酒店尤其火爆,预订量同比增长五成。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认为,国庆期间处处“人从众”,去县城反向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一、二线城市游客作为主要客源,对条件相对较好的酒店需求量也迅速增长。因此,县城高星酒店预订增幅明显,且求大于供,价格也有所上浮。

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县域旅游日均订单同比增长40%。增速最高的前十个县域目的地同比增速均超过四倍。

在用车方面,低线城市出行市场的活跃度也较高。同程旅行平台上三线及以下城市用车预订热度增长超过50%。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三、四线城市异地打车需求相比节前提升130%。与五一期间相比,新疆阿勒泰、黑龙江伊春、四川阿坝、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日均异地打车需求涨幅均超过160%。

“国内旅游部门及景区都在大力发展旅游,努力拓宽市场,也在相关设施、服务上不断完善,以提升游客的县域旅游体验。游客的旅行方式逐渐朝着自由、私密、休闲度假的方向转变,县域旅游很多景点都具备这样的特性。除此之外,县域旅游市场也将逐渐摆脱周边游的发展现状,逐渐朝着大巴游、自驾游、飞机游等方向多元化发展。不难看出,未来县域旅游市场将大有可为。”李梦然表示。

“县域旅游的崛起是国内旅游业长期发展趋势的一部分。”程超功说,“在供给端,县级城市公共服务的全面升级,尤其是高铁等公共交通渗透率的快速提高,极大提升了县域的出行便利性和旅游服务能力。另外,县域乡村文旅的持续迭代,让更多的县城具备了承接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资源和能力,特别是住宿及文旅领域的一些头部品牌近年来纷纷涌入县级城市,这也是旅游业‘市场下沉’的重要表现。”

程超功表示,在需求端,大众旅游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旅游消费的大众化、多元化和品质化,消费者的旅游需求逐渐从常规的“大目的地”观光,转向小众目的地的休闲度假,接待能力和整体体验快速改善中的县域因此成为城镇居民的出游新选择。在居民旅游消费持续升级的大背景下,县城和乡村逐渐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