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与港股的“相爱相杀”

十一假期期间,国内A股休市,港股活跃,据统计自10月2日至10月7日四个交易日,港股区间整体涨幅为9.3%。不过节后的港股给了市场一个“下马威”,10月8日,A股大涨,港股却单日跳水2172点创纪录,跌幅达到9.41%,成交额超6000亿港元,抹平假期涨幅的同时,也带崩了A股市场。包括10月9日港股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歧,早盘冲高后大幅回落,再结合10月10日今天的盘面来看,A股与港股在经历几乎同期“情绪冰点”的恐慌盘抛售后,好在“中字头”逐渐扛起了反弹趋势,两市走势的相关性也逐渐回归。

实际上,相比之下,港股与外资的相关性更高。从恒生指数来看,美联储在9月19日凌晨宣布降息50基点后,港股亚太地区重要的资本市场,就率先出现了反弹,当天港股的单日涨幅达到2%,相比之下A股只是在盘中出现了小幅的反弹,当时A股全天的交易量也才6000多亿。

A股与港股的“相爱相杀”

昨天市场大幅回调的核心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市场对于政策预期出现了明显的边际递减,10月8日的国新会也未给出更实在的政策落地,不少外资机构虽然在十一假期中给出了完全利好国内市场的观点,但随着这两天的政策和情绪的发酵,观点可能出现了反转,从A50节后的反应来看,前两天的跌幅超过13%,获利盘恐慌和空头力量仍然很强。

01港股的长期价值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聊过,资本市场中长期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短期则更偏向对货币和财政政策预期的博弈场。924新政长期虽好,但短期不落地,带来的依旧是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对于港股来说,一般被认为是率先与外资接轨的跑道。主要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汇率制度。由于香港自1983年起实施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并透过严谨及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来实施。因此在美联储降息之后,香港金管局也紧接着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5.25%的水平,随着对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到来。市场估计未来很有可能将降低到3%左右。据统计,截止2024年10月9日收盘,港股恒生指数在20637.24点位时,整体的股息率可以达到4.67%,如此计算,即使恒生指数在20000点附近长期横盘,其股息率未来也大概率会跑赢于港币的基准利率,如果持续上涨,股息率有所回落,但资本利得将弥补股息下降的缺失。如此一来,长期投资价值就比较明显了,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将逐渐从存款,债券转移到股市。

A股与港股对于外资来说都属于新兴市场,而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外资进出港股更加便利,成本更低。毕竟资本是逐利的,永远流向回报率更高的市场,这也是美联储降息后,利好外资流入港股的最直接原因。

其次是港股的估值,市场一直认为处于低估状态,回顾近20年恒生指数的估值(这里按照PE-TTM的市值加权计算)变化来看,整体的平均估值为11.77倍,而截至10月9日收盘的估值为9.87倍,依旧处于低估状态,即便是10月7日的高点,整体估值也仅有11.07倍,不及20年的平均估值。不过这个整体估值并不太适合作为一个核心参考指标,会在后面的风险给出观点,因为港股本身存在一定的估值陷阱。

接着,比较乐观的事港股整体的盈利能力大趋势是在增长的。即使不同行业的表现也有所各异,金融、工业和能源行业目前仍是净利润的主要贡献者,而可选消费和公用事业的盈利增长速度较快;比较亮眼的是科技板块,比如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达到69.5%,显示出科技行业的盈利能力正在显著增强。有券商预计:“2024年港股的盈利增速可以达到7-8%,盈利节奏可能在能源价格基数的影响下呈现‘倒U型’,盈利弹性稍强于A股。”

个股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两家互联网大厂,京东和腾讯。前者2024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京东集团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69.0%,净利飙升近七成!净利率首次达到5.0%,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而腾讯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实现营收3206.18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107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2%至476.3亿元,大幅超过预期399.4亿元。

02A股与港股的相反操作

除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市场还有大部分玩家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什么说A股带崩港股,除了政策预期边际递减等短期影响因素外。A股和港股的大股东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操作,一个大涨后减持,一个大涨后依旧回购。

根据第一财经给出的数据,近期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公告明显增加。其中9月23日至9月30日,A股有87家公司披露股东近期减持结果或未来减持计划,是9月15日-9月22日数量的两倍。随着时间推移,9月24日至10月7日,已有超100家公司披露减持进展或减持计划。减持计划数量激增之余,公司股东减持步调似乎也在“加速”,有公司股东单次减持近十亿元,也有公司高管股东“组团”减持,清仓手中股票。大多数减持公司的股东为个人股东,其中以公司高管或实控人居多。从9月23日至今,A股共计272家上市公司公告减持。

股东及实控人的集中减持对于市场和个股信心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般来说,首先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可能导致中小股东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担忧,或者需要资金支持其他项目;其次,减持可能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层面的中长期发展。大股东减持虽然理所当然,但在当前资本市场刚有起色的情况下,如此多上市公司突然扎堆式的进行高位套现,且有一些减持行为所涉及的金额巨大,动辄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对市场的信心和实际资金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虽然A股近期发布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整体数量并不多,但从短期增速来看,明显都出现了获利了结的情绪,说一点影响没有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几天能有100多家减持,未来一个月呢?而且十一后是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和机构三季度持仓的重要节点,进而引发资金的大幅流动是必然的。

相比于暴涨后A股的减持操作,港股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很“格局”。

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年内港股共有246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这一数量较去年同期的147家增长了55%;回购金额合计达2152.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38%,也超过了去年全年1269.01亿港元的回购总额。从回购规模来看,腾讯是今年港股市场的“回购王”,其回购金额占年内港股公司回购总额的40%以上。重要的是回购公司数的增加,说明港股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对自家企业的未来信心是预期向好的。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关注,截至10月8日,港股回购主力军仍是互联网、金融及生物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这也基本对应了今年上半年港股整体的盈利增长趋势,即业绩增长乐观的港股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地回购自家股票。

然而港股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从前面的市场估值的位置、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状况,以及公司治理中大股东对公司股票的信心来看,港股的投资价值确实不小。而且从最近外资对港股的预期来看,都给出了不错的预期,大摩摩根史坦利甚至给出了具体的目标点位:“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股票策略师郭强盛(Jonathan Garner)团队在最新亚洲/新兴市场投资策略报告中调升恒生指数、MSCI中国指数及国企指数于明年6月的目标价。其中,恒指目标价调升26.8%至21550点,最乐观情境下可见26300点。”一直以来大摩给出的策略分析还是比较中肯,不过21550附近在国庆假期期间就已经突破,由此来看,近期回调也并不意外,至于这个乐观情景估计还要等顶层进一步的财政政策支持。

也就是说目前港股短期的上涨空间也在逐渐减少,而不得不考虑港股整体估值不及平均的一个症结所在是由于存在一定的“估值陷阱”(即表面上看起来估值很低的标的,一个是本身行业就是这个普遍估值,或是这些个股是存在着潜在风险或基本面恶化的公司或资产,导致投资者避而远之。)

首先是一些传统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工商银行、中石油、中海油等,这些企业虽然拥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现金流,但由于行业增长空间有限,市场本身给予的估值就不会很高,而且占据较大的市值权重,进而拉低了整体的估值;

其次港股市场的整个交易和上市机制其实更偏向美股,这也意味着在流动性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是没有什么交易量的,由于流动性不足和信息披露不充分,其估值预期往往低于内在价值,这也是导致港股整体估值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一般来说,港股的指数ETF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标的,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结合不同ETF持仓风格进行配置。(以上仅为个人意见,不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