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狂人”第10个IPO,要来了

估值170亿,李书福新能源帝国,或再添一猛将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估值170亿,李书福新能源帝国,或再添一猛将

近日,背靠吉利集团的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再次更新港交所招股书,向IPO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这一消息,无疑在网约车行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书福,这个名字在汽车界早已是传奇,他的每一次出手,都让行业瞩目。从吉利汽车的起死回生,到沃尔沃的华丽转身,再到极氪的电动野心,他用一次次的颠覆,证明了“汽车狂人”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

现在,他的目光又锁定了一个新的战场——曹操出行。

“汽车狂人”第10个IPO,要来了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重要棋子,曹操出行正站在IPO的门槛上,准备敲响资本市场的大门。一旦敲钟成功,李书福这位汽车界的狂人,将拿下他的第10个IPO,为吉利帝国的版图再添一块重量级拼图。

在网约车的江湖中,曹操出行如同一匹黑马,横空出世。

2015年,当滴滴和Uber在中国市场激战正酣时,吉利控股集团却在默默孵化着一个全新的项目——曹操出行。

“汽车狂人”第10个IPO,要来了

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武侠气息,似乎暗示着吉利要在这个新兴的出行领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它不仅是吉利向“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战略布局的一步棋,更是李书福商业帝国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区别于滴滴等C2C平台,曹操出行主打“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模式。

这意味着,曹操专车的车辆和司机,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培训的。在当时,这种模式可谓独树一帜,让曹操专车在一片红海中找到了自己的蓝海。

然而,曹操专车也面临着巨大的质疑。有人认为,它的B2C模式过于重资产,成本高,难以盈利;还有人认为,它无法与滴滴等平台在规模上抗衡。曹操专车,能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下去?

从最初的质疑声中一路走来,事实证明,曹操专车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精彩。

它已经更名为曹操出行,从专车起步,逐步扩展到惠选等更多服务线,并通过与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的合作,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资本市场对于曹操出行的青睐,从其融资历程中可见一斑。从2017年的A轮融资,到2021年的B轮融资,曹操出行的估值一路飙升,最终在IPO前达到了170亿元的高位。

资本为何如此看好曹操出行?这背后,是对曹操出行独特商业模式的认可,也是对李书福商业眼光的信任。

目前,曹操出行拥有全国最大的定制车车队,覆盖83个城市,月活用户近2000万,2023年收入超过106亿元。

曹操出行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谓亮眼。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GTV计算,公司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名。

在李书福的商业版图中,曹操出行只是冰山一角。

从吉利汽车到沃尔沃,从钱江摩托到极氪,李书福已经成功推动了9家公司上市,每一次IPO,都是对他商业帝国的一次加固。

未来,曹操出行的上市,不仅是李书福个人商业传奇的延续,更是他对出行领域未来的一次豪赌。如今,随着曹操出行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李书福的第10个IPO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网约车市场,这个曾经由滴滴独霸天下的领域,如今已是群雄逐鹿的战场。曹操出行选择在此时IPO,无疑是看准了共享出行市场的巨大潜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显示,至2028年,这一市场将膨胀至75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6%。然而,IPO并非一帆风顺,曹操出行面前的路充满了挑战。

市场竞争的加剧,是首当其冲的考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市场,它不仅要面对滴滴、高德、美团等老牌劲旅的竞争,还要应对新兴力量的挑战。

无论是滴滴、高德打车等老牌巨头,还是如祺出行、T3出行等新兴势力,都在大手笔砸钱,通过补贴吸引用户和司机,争夺市场份额。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的网约车平台,正身处这场混战之中,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曹操出行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而坚定。

另外,曹操出行对聚合平台的依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聚合平台的崛起,网约车的游戏规则被彻底改写,这些平台像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重新分配着用户流量。

曹操出行迅速拥抱这一变化,与高德、美团等平台展开合作,打开了新的流量入口。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超过八成的收入,来自第三方聚合平台。这使得曹操出行在议价能力和流量掌控上处于劣势

聚合平台通过整合多家网约车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削弱了单一网约车平台的市场地位,一旦这些平台调整策略,曹操出行的利润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未来如何在聚合平台的阴影下,保持自己的品牌和用户忠诚度,成为曹操出行必须面对的问题。曹操出行必须在这场流量的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更进一步,监管风险同样如影随形。

网约车市场,这个曾经的野蛮生长领域,正在逐渐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竞争市场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运力饱和的预警信号,这不仅对曹操出行,对整个行业都是一个警示。在这种背景下,曹操出行必须更加注重合规性,确保其运营模式、车辆和司机都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

合规性的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罚款、业务限制甚至更严重的法律后果,这些都会对曹操出行的业务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除此之外,盈利压力、用户增长放缓和技术风险也是曹操出行必须直面的难题。

曹操出行的IPO之路,是在巨额亏损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尽管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曹操出行的财务报表却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亏损。

从数据上看,营收数字虽然亮眼,从2021年的71.53亿元飙升至2023年的106.68亿元,但那刺眼的亏损数字——三年累计近70亿元,像是一道道裂痕,暴露出曹操出行财务的脆弱。

用户数从2019年的950万激增至2023年的1920万,这一跃进的背后,是运营成本的飙升和司机补贴的沉重负担。

这些数字背后,是曹操出行在追求增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的财务现实。曹操出行的财务报表,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网约车行业盈利的艰难。

面对这样的现实,曹操出行的IPO之路,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他们急需紧握上市这根“救命稻草”,通过资金的注入,来缓解债务压力,为未来的扩张提供弹药。

事实上,2022年以来,曹操出行上市的传闻不断,直到今年4月29日,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但随着如祺出行、嘀嗒出行等竞争对手的抢先上市,曹操出行的IPO之路,变得更加险象环生。

这些先行者的成功登陆港股,不仅抢走了市场的风头,也提高了投资者的胃口。曹操出行必须在这场资本的较量中,展现出他们的独特价值和未来的增长潜力。

上市,对曹操出行而言,是一场生死考验。他们将面临更加严苛的市场审视,更加激烈的竞争。如何在增长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是曹操出行亟需解答的难题。

曹操出行的IPO,或许只是李书福商业帝国扩张的一小步,但对于整个出行行业来说,却可能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

让我们静观其变,看这位“汽车狂人”如何在资本市场的棋局中,落下那决定性的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