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凌晨了,A股马上就要开盘了,上周五A股一路下行,毫无反弹之力相信还是让大家心有余悸,而且周末也没有什么利好发酵。对于本周,A股又当如何演绎,一起来看看卖方策略首席的观点。

1)中信证券: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紊乱。当前市场的定价主力正处于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切换的阶段,机构关注的房价和社融信号仍需观察,投资者的心态比较脆弱,在外部扰动下放大了波动;当前正处于政策空窗期,政策预期出现紊乱,但是国内政策的方向和目标明确,12月料将再次凝聚共识;市场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等待房价和社融的发令枪,配置上,短期可以继续用部分低估值顺周期品种过渡,待信号明确后积极增配绩优成长和内需消费。

2)民生策略首席牟一凌:不用惊慌,推荐重返高股息!他表示,周五市场的下跌实际上是股票市场的结构定价向其他大类资产看齐,同时在监管趋严之下前期炒作交易热度的褪去。市场只是回到正轨,投资者不用过度惊慌。

股票市场偏离基本面的交易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背后其实是投资者回避短期基本面问题、定价更为远期且短期不可证伪的成长与主题,但这种偏离终有边界。市场出现调整意味着过去的结构并不能真正带来牛市,但这并不是对市场悲观的理由,低估值的蓝筹股并不存在上述问题,且得到了政策的真正呵护,有望成为市场的压舱石。

我们推荐:第一,在国内经济活动企稳且“特朗普交易”回摆过程中,继续看好能源(原油、煤炭)、有色(铜、铝、黄金)。第二,化债主线下,金融板块的机遇仍然值得重视(银行、保险),同时TO-G端应收账款较多的建筑板块也值得关注。第三,关注红利资产的回归:公路、铁路、港口、电力。第四,贸易条件存在回旋余地,且受益于中国企业出海的资本品值得关注(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运输设备)。

3)广发策略首席刘晨明:过去6轮牛市中,阶段性跌破20日均线并不罕见,一共99次。跌破20日均线后,市场在T+5、T+20、T+60、T+180胜率分别为60%,67%,79%,92%。即短期消化后,市场大多会重回涨势。 跌破20日均线后,平均回调天数在6.4天,平均调整幅度为2.9%。当前万得全A跌破20日均线6个交易日、破位后下跌幅度2%,基本符合历史规律。

历史来看,跌破20日均线后面临较大幅度回调(8%以上)的概率并不大,仅有11次,平均回调11个交易日,平均回调幅度为10%。展望本轮,流动性冲击/盈利风险(空窗期)均可控,在未来政策积极的预期下,后续市场显著下行风险有限。

刚刚,民生首席发声!市场只是回到正轨,不必过度惊慌...

结构上,持续关注三个选股思路:①困境反转(比如政策端的消费刺激、供给侧的磷酸铁锂、需求侧的军工等);②连续12个月PB破净;③并购重组(股权协议转让)。

4)申万策略:市场已从只反映国内政策单边影响,转向考虑特朗普交易vs.国内政策对冲的相对力量。主要矛盾转换,强趋势已被破坏。本周总体市场热度继续回落,余温向小盘成长风格聚焦。赚钱效应的扩散有边界,交易性资金更要顺势而为。小盘成长本身可能反复有机会,但带动市场的效果本就不持续。

我们认为,调整后可以回归震荡市思维。后续还会有乐观预期容易发酵的窗口,可以积极做结构。调整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的时间窗口,大概率会成为A股市场反弹的契机。这波反弹,顺周期资产借政策预期修复是基本盘,高弹性的方向可能仍是小盘成长主题。

5)东吴策略看好年底前四大方向:1)低PB:受益于市值管理政策预期、结构型货币工具创新,低PB国央企存在估值修复空间(银行、保险、建筑、以及以有色为代表的周期股等);2)化债:随着地方化债政策启动落地,存在较多应收账款的建筑、环保行业将有望改善资产质量,估值有望提升;3)地产链:伴随地产修复,地产强相关的板块如建材、白酒有望受益;4)消费:美护、文旅、汽车、零食以及医药板块中带有消费属性的家用医疗器械、中药OTC等领域。此外,市场交易仍较活跃,部分产业趋势交易可能产生跨年行情,但范围或有所收窄,建议关注AI 软件(Agent/模型/应用),鸿蒙&信创,数据要素,可控核聚变,卫星&商业航天,固态电池,自动驾驶。中长期仍看好成长科技,包括半导体产业链、国产软件等自主可控方向。

6)中信建投策略首席陈果表示,短期这种技术性调整并不值得多讨论。后续核心问题,我的判断: 综合评估,后续一定还会出大招。出大招,就一定有行业和公司受益

陈果表示,谈起下一步的刺激政策,认为结构会不同于2008年的4万亿。其中,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服务消费业以及和其他政府开支相关的行业,这四类方向可能中短期会受益。

刚刚,民生首席发声!市场只是回到正轨,不必过度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