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的高利率 竟成诈骗分子的“噱头”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公安部门重拳出击下,电信诈骗遭到了强力打击。不过,诈骗分子并未彻底消失,一些诈骗分子隐匿了起来,诈骗手段也更为隐蔽,网络贷款成为诈骗分子新的“藏身之所”。

据警方消息,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冒充贷款平台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记者调查发现,京东金融成为被冒充最多的平台之一,诈骗分子通常以“高利息额度会影响征信”为由,吸引被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者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激活费”“保证金”“验证费”等名义连番轰炸,诈骗钱财。

京东金融的高利率竟成诈骗分子的“噱头”

在某社交媒体上,一网友分享了被假冒京东金条诈骗的全过程。据该网友介绍,2022年12月,他接到自称京东金融的电话,对方报出其姓名,核对了个人的信息(包括出生年月、毕业学校)等,并声称“因为国家不允许高利率贷款,需要把京东金条关闭”,然后一步步诱导他在其他贷款平台借款,然后转入假冒的平台,前前后后共汇款转账进28万元,等该网友反映过来时,为时已晚。

该网友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微博上拥有43万粉丝的《新潮电子》执行主编、数码博主徐林也曾曝光过自己差一点被“京东金融客服”诈骗的经历。

据徐林介绍,他接到自称“京东金融”打来的电话,声称“京东金条贷款利率过高违规,要指导关闭这个业务”。徐林本身讨厌借贷,觉得确实有必要关闭京东金条,就一步一步按照对方的指令操作起来。幸好在操作过程中,作为数码博主的徐林习惯性地发了一条微博,在网友和粉丝提醒下,徐林很快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才得以避免损失。

由于诈骗分子隐身在假冒平台背后,有的甚至身处境外,因此想要追回被骗的钱款几无可能。

2023年底,厦门警方打掉一个以冒充“京东金融客服”的诈骗团伙。据悉,有市面向警方报案称,有人冒充“京东金融客服”以“京东白条账户中有违规贷款额度,需要通过贷款的方式清空额度,否则会影响征信”,诈骗了其2万余元。接到报案后,厦门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通过串并侦查,一个以邱某其为首的境外诈骗团伙逐渐浮出水面。专案组经过大量调查取证,先后抓获诈骗分子共91人,涉案金额高达6000万元。可见,诈骗势力已形成规模,对社会危害极大。

让人疑惑的是,贷款平台这么多,诈骗分子为何喜欢冒充京东金融平台呢?据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京东金融知名度较高,可以增加信任度;另一方面,诈骗分子成功抓住了消费者“京东金融利率高,想要关闭账户”的心理。

从一系列诈骗案件和用户投诉来看,想要关闭京东金融账户的用户不在少数,原因大多是因为“利率太高”或者是“不想借贷”,正如上文提到的数码博主徐林一样。

据用户反映,京东白条的利率可高至24%左右,一些用户因为京东金融推出优惠减免活动,开通了“分分卡”等账户,结果发现利率远高于预期,因此想要关闭账户。有位B站博主曾爆料,他因为贪图一时的绑卡优惠减免,开通了“京东白条分分卡”,绑定的还是一张储蓄卡,但是却因此背上了26%年息的“高利贷”,视频引发了不少关注。

也正是这些因为想要关闭账户的用户,在接到假冒“京东金融客服”的来电时,容易放松警惕。

假冒诈骗案暴露京东金融个人信息保护漏洞

在假冒“京东金融客服”诈骗案中还有一个疑问是,诈骗分子是如何拿到用户信息的?这就涉及到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

据澎湃新闻报道,自2014年以来,围绕“京东白条”的违法犯罪行为,从单纯的以“免费套现”为诱饵的诈骗犯罪,逐渐演变成大量剽窃京东账户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并形成一条对泄露的京东账号进行买卖的产销黑链。

2014年2月,京东公司的“白条”业务,仅仅4个月之后,就出现了利用“京东白条”诈骗的犯罪,山西省晋城一大学生王某发现京东白条的“漏洞”,于是伙同其他另外7名“85后”,以“只要有信用卡就可白领现金”为噱头,获取他人信息,并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京东白条”业务,再用“白条”购买京东购物卡,再转卖变现,造成77名被害人注册了“白条”业务,订单金额为20余万元。

而2016年重庆市綦江区一则法院判决书则暴露出京东金融在保护用户信息方面的不足。法院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李某刚运用计算机语言,将其从网上下载的“京东登录的编程源代码”改写成某扫号软件。运行该软件后,导入公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可盗取他人京东账户的账户名、登录密码、注册者姓名、绑定银行卡号、绑定手机号码、“白条”是否开通、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李某刚在开发了该软件后将其出租给他人,造成大量大量京东账号泄露。

除了上述渠道之外,网络贷款平台还有一条隐秘的信息泄露渠道就是委外催收。有用户反映,京东白条逾期,京东金融将其个人信息通信录泄露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公司发信息威胁恐吓其家人朋友。

这样投诉不在少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京东金融的投诉达到了10万余条,其中有大量投诉涉及到了暴力催收以及信息泄露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网络贷款平台通常会将贷后工作委托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并提供用户相关信息,然而由于平台无法掌控第三方催收公司,导致委外催收信息泄露日渐严重。(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