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投资如何布局?中信建投证券最新观点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闫晶滢
11月26日—28日,中信建投证券在上海举办2025年度资本市场峰会,主题为“千舟竞帆 奋楫者先”。会议全方位展望2025年全球资本市场、国内外宏观经济与政策、A股及海外市场投资策略、债券市场投资机遇、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以及各大产业链发展趋势。首日逾2000名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现场参会,近50万人次线上观看。
峰会首日,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部联席负责人黄文涛,中信建投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陈果、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等发表演讲,对2025年的宏观经济及市场走势作出综合研判。
展望2025年,黄文涛表示,A股有望继续走强。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刚刚开启,无风险利率下行,长期资金入市有序推进。稳增长政策全面开启,A股对国内外投资者仍有较大吸引力。陈果也提到,2025年A股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虽然过程中难免出现震荡分化,但市场将不会缺乏投资机会。
黄文涛:明年财政政策将有更多提升空间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中国正在走上创新、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A股“信心重振牛”未来可期,核心财富升值意义深远。
黄文涛表示,中美贸易摩擦的七年,中国出口显示出强大韧性。2018年特朗普采取关税措施后,我国出口受到短暂冲击后迅速反弹,2019—2023年均出口增速7.2%,超过同期美国出口年均增速4.7%。2023年,受全球贸易萎缩影响,我国出口出现短暂负增长。2024年随着外需复苏,出口持续反弹,1—10月累计同比增速5.1%。
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地位仍在持续上升。中国保持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占全球出口的份额稳定在15%左右,大幅领先于美国的9%与德国的7%。我国相关产业的产值均保持稳步、较快增长,并未出现产业萎缩迹象。同时,“一带一路”也提供了外部发展的空间。
黄文涛认为,2025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虽然有来自外部、内部的挑战,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提出,我国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产业角度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至关重要。
在九大战略新兴产业之外,新质生产力也包含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这六大未来产业。黄文涛表示,中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的朱格拉周期上升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蓬勃发展。
宏观政策方面,黄文涛表示,我国政策工具丰富、政策空间巨大,2025年宏观政策中最具有想象空间的是财政政策。除了今年已经公布的“10万亿”之外,明年在赤字率、专项债、特别国债供给方面,都有幅度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2024年四季度继续落实存量政策落地,同时加快化债进程。预计明年会进一步平衡投资和消费关系,更加倾斜与鼓励消费、改善民生和充实社会保障。“两新两重”、新老基建、人力资本建设仍有较大政策空间。
对于金融市场,黄文涛表示,从去年“7·24”政治局会议第一次宣布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就已经表明中央对金融市场、金融从业者、金融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及9月23日新华社宣布“金融是国之重器”,表明金融的定位逐渐被提高,金融市场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展望2025年,黄文涛认为A股有望继续走强。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刚刚开启,无风险利率下行,长期资金入市有序推进。稳增长政策全面开启,A股对国内外投资者仍有较大吸引力。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债券市场有望出现长期牛市。同时,大宗商品里的黄金,长期来看价格还会不断创出新高。另外,美债也是外部确定性最强的投资机会。未来随着美联储持续降息,美债将成为配置和交易两相宜的品种。
陈果:“信心重估牛”
从流动性牛到基本面牛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陈果认为,2025年将从“流动性牛”到“基本面牛”,A股市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起航。中国股市存在历史性的规律,基本上每5年左右就有一次牛市,每10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牛市。每一次牛市的起点,都能看到重要的政策催化;牛市能走多高,与风险偏好、流动性、基本面预期相关,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陈果指出,本轮牛市将反映全球资金对中国经济前景与中国资产的信心重估。继续中期看好中国股市“信心重估牛”,且认为随着政策逐步加码展开与见效,2025年牛市有望从“流动性牛”逐步迈向“基本面牛”,虽然过程中难免出现震荡分化,但市场将不会缺乏投资机会。
同时,陈果表示,流动性支持将是牛市前期关键因素,目前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已是共识,市场增量资金情况已大幅改善。央行两大流动性支持工具:互换便利(SFISF)、股票专项再贷款,为市场提供底部流动性支持。中国居民超额储蓄为未来A股流动性改善提供空间。随着通缩预期扭转,债市等其他资金有望继续流入A股。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仍将处于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当中,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还将持续。
陈果预计,财政有望进一步发力,除了化债以外,中央赤字率提升、房地产收储、两重两新、民生福利等都有望成为财政发力重点方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国内金融周期、信用周期有望迎来拐点,开启上行周期,产能周期也即将在2025年见底。2025年A股盈利将开启上行周期。
投资策略角度,陈果预计中证A500将是核心指数。同时,主动配置仍大有可为,建议超配资产重估与化债方向(金融地产、地方开支相关类)、新质生产力方向、受益于财政的“两重”“两新”方向、服务消费与潜在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深化主题的方向等。
周君芝:重塑全球制造
再振中国内需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将围绕三个主线展开。重振内需的三个必然阶段包括:阶段一,流动宽松,市场迎来利率大周期;阶段二,地产超跌修复,结束通缩负循环;阶段三,引导产能出清,资产价格修复。
周君芝认为,真正的重振内需并非一蹴而就。2025年中国经济将大概率走过第一阶段,幸运的话能够在2025年偏后期走向第二阶段。若2025年外部美元偏强,央行顾及内外均衡(对内降低利率和对外守住汇率),利率下降节奏并不快,如果这样,走出需求疲软的第二个阶段,或许市场需要更多耐心。
具体到2025年股债走势上,周君芝认为,目前流动性行情尚未结束,2025年A股大概率还是先做多流动性。2025年中国股债能否进入到一轮交易基本面,关键取决于利率是否降低到适配水平。2025年全球供应链重塑趋势下的出海板块,以及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推动非美份额抬升的出口链板块,或许可以为中国股市提供增量的结构性机会。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