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昨天早上突然跳水,让市场吓出一身冷汗。
所幸下午最终被拉回来了不少,上证指数收盘仅仅微跌0.05%。
收市之后,海外A50指数更是狂拉4%以上,引发市场新一轮狂欢!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主要原因是早上公布的经济数据,引发了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
按官方公布的数据,11月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0.2%。
虽然是同比上涨,但实际上1-11月的平均涨幅为0.3%,也就是11月的涨幅低于全年平均水平。
从环比的角度可以看得更清楚,11月份延续了前三个月的走势,持续环比向下(9月0.0%、10月-0.3%、11月-0.6%)。
PPI数据也表现不佳,11月同比下降2.5%,显示整体通缩、产能过剩问题未能取得有效进展。
不过,这种由经济数据引发的悲观情绪,往往是短期的。
因为很简单,股市投资是对未来的押注。
现阶段经济不好,大家都很清楚了,关键是未来会怎样,政策预期往往更重要。
所以我们看到,过去3个月,物价指数每个月都在环比下滑,但也就仅仅对数据公布的当天产生了影响。
几天之后,股市就重新凝聚了信心,走出了11月、12月的两波新行情。
截至上周五,上证指数已经从3250点左右起步,一周内上涨至3400点左右,阶段涨幅超过150点。
如果从924行情2689点启动开始计算,整体涨幅超过700点,约25%。
虽然十月之后,A股的疯牛态势告终了,但整体的慢牛节奏已经走出来了。
这个节奏还是很健康的,相信也是决策层所乐见的。
我们看到,在上午跳水行情发生后,下午就拉来回了。
收盘后,高层ZZJ会议的通告出来,表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调子定下来之后,A50期指很快表示,10分钟内飙涨了4%左右。
接下来政策预期还很多,预计本周未来几天就要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对于会议的具体成果,市场也存在很多猜测。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市场保持着相对乐观的预期。
比如整体经济目标,虽然有观点认为会调低明年的GDP增长目标,毕竟明年受关税冲击,出口可能熄火,现实可能更困难。
但更多的人认为,高层应该会保持5%的GDP增速目标,以凝聚社会信心。
为了实现目标,势必要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比如广义财政赤字扩张2万亿人民币左右,赤字率上调至3.5-5%。
现在的重点争议,在于主线和方向。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三大目标,(1)产业链升级,(2)扩大内需,(3)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一年之后,我们来盘点,会发现上面做的最多的还是产业升级。
国家投资了大量的资源在产业链安全和升级上,芯片、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
A股也呼应了这股趋势,今年以来,创业板50ETF上涨28%,半导体ETF上涨23%,人工智能ETF上涨21%,是A股表现最好的几个板块。
而消费、白酒、医药等板块则成为了表现最差的代表,白酒基金LOF全年下跌了10%左右。
即使扩大消费是去年会议上提及的第二大重点目标,但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大目标,远远比第二大目标重要。
今年虽然高层也推了一波“以旧换新”政策,但由于财政资源投入有限,实际效果是低于预期的。
在个别耐用品行业,比如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确实促进了销量增长,相关行业龙头的业绩也不错。
房地产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止跌回稳,这两个月基本扭转了持续萎缩的销售行情。
但从投资者的实际感受来看,更多起到的还是“止跌”作用。
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反转”趋势。
因此市场预期始终比较谨慎,走一步看一步,导致消费股始终比较“慢热”。
这种情况下,在整体偏乐观的情绪里,市场的争议点在于——
明年的高层规划,在概率较大的财政扩张政策下,蛋糕究竟会重点切分到哪个方向?
是依然延续今年的“科技产业重点投资模式”,还是转向“内需消费倾斜”呢?
这是现阶段市场各方博弈的重点。
一种观点认为,虽然高层在逐步意识到提振消费的重要性,但长久以来的观念是难以打破的。
接下来,可能仍然延续将资源向科技产业倾斜的传统路径。
其中一个佐证,是近期两位试图呼吁加强社会福利改革的券商首席,在发表争议性观点后被网络平台封禁了。
近期这种观点逐渐占据了上风,也引发了短期内消费股炒作的退潮。
也因此,近期更多市场资金转向抱团对科技股的炒作,形成了一波“AI+人形机器人”的集中性行情。
当然,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
单纯对科技产业的投资倾斜,只会加剧产能过剩和通缩循环,这种情况下问题很难自动好转。
1)由于企业盈利下滑,今年主要行业的工资增速都出现了放缓迹象。
根据财新新经济行业入职平均工资增速数据,今年二季度为-2%,三季度为-6%,9月份为-7%,10月份进一步下滑至-9%。
这种情况下,消费信心很难恢复。
2)明年的关税问题,将导致出口困难,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和通缩压力。
这种情况下,不扭转施政方向,根本无法改善经济状况,未来通缩状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因此政策转向重点刺激消费是必然会发生的,只是时间问题,
整体来看,市场对未来扩大财政刺激是保持乐观的,这也是现阶段即使外围环境恶劣,但A股保持了向上慢牛格局的关键。
在强大的政策预期下,即使上证指数短期跳水,但很快也能拉回来。
市场信心还是很强的。
现阶段市场的主要争议,还是关于重磅会议政策方向的抉择问题。
究竟是科技产业升级优先,还是转向扩大内需消费?
一切都或许要等待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的公告了,无疑,这将决定了明年一年的主线将是什么。
而今天,市场选择重点向AI+人形机器人板块发起进攻,一来有相关行业利好密集发布的支撑,二来也是消费大V被封造成的炒作退潮有关。
当然,现阶段人形机器人的短期涨幅已经较大了,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
这轮人形机器人行情,究竟能涨多久?
毕竟,人形机器人现阶段还没有量产,更多靠市场情绪支撑。
从历史上来看,一个概念行情即使再火爆,也就持续1-2个月的时间,没有业绩支撑是很难长久走下去的。
过去两年,人形机器人概念经历了几轮炒作周期:
2022年6月、2023年5月,2023年11-12月,2024年2-3月,基本上每一轮行情都只能持续1-2个月。
君临认为:
1)从最近一轮2024年11月底开始的行情来判断,爆发仅仅一个多星期,上涨空间还是有的。
2)板块利好短期较多,年底有大量行业研讨会,预计将支撑市场情绪继续蔓延。
最重磅的是2025 年 1 月 7 日-10 日 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CES 2025,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发表主题演讲,预期将加大对人形机器人芯片的投资。
3)核心还是要看中央经济会议的公告,决定了接下来的方向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