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双十一,很多人惊觉余额锐减的速率又创新高,倒不是因为今年的购买欲指数级膨胀,而是因为一不小心着了“先用后付”的道。
先用后付,顾名思义,消费者网购时被获准先不付款,等到确认收货了再给钱,且一定还款期限内免息。目前,淘宝、拼多多、抖音、京东等主要电商平台都上线了这一服务,不少消费者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没记得买啥东西了啊,怎么就被扣款了?”
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是先用后付的第一招。它常常排在付款方式的第一顺位,并被预先勾选,配合“0元下单”的耸动文案或立减金额增加吸引力。如果下单时没有及时遏制大拇指一直点击下一步的肌肉惯性,或者压根儿没留意付款方式,先用后付很可能就这么用上了。
图源:微博@毒舌数码、@陈雯雯噢
对于不够熟悉智能手机种种过分智能的玩法的老人和儿童,先用后付就更可能被误触、被误解——以为真是0元。
有网友说,自己爷爷通过先用后付下了54单;有网友说,自家小孩“偷玩手机买了20多个头盔”;有网友收到银行扣款短信连环轰炸时才意识到开通了先用后付,而且扣款次数不知何故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订单数。
不过先用后付也并不总是要玩潜伏这一招,有时候也玩强制爱。央视《中国之声》采访的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遇到过“不选‘先用后付’就没办法支付的情况”,她只好“把订单关掉”。
图源:《中国之声》
赶上双十一,先用后付还让终极奥数题“算优惠”又上了一个难度:先用后付的钱算在实付款里吗;哪些东西是先用后付哪些不是;定金和尾款哪个是先用后付哪个不是;整单算下来到底花了多少钱;和各种优惠券红包有关系吗?
问题之纷繁复杂需要整理一版800字攻略,整理出来也不见得好使,老恩格尔不懂美食可贵,毕达哥拉斯来了也算不明白优惠。
图源:小红书@YejiMei
搞不清楚到底省没省钱已经让人抓心挠肝,先用后付有时候还会很直观地告诉你:不但没省,还亏了。
社交平台上好些避雷贴表示,“先用”的时候能抵扣的优惠券,到“后付”那会儿就失效了,或者专门候着大促下单,结果付款的时候大促已经结束,于是优惠券抢了白抢、大促等了白等,喜提原价。
那我就不玩儿了不行吗?行,但比较麻烦。尽管开通常常由平台自作主张代劳,但如果你想关闭先用后付,可能得上网搜索或者求助客服才能找到路。
比如要在淘宝上关闭先用后付,需要先点击首页底部菜单栏“我的淘宝”,再点右上角“设置”,再点“支付”,才能找到“先用后付”,再再点进去选“关闭服务”,还有个弹窗出来问你“确认放弃0元下单权益吗”。
图源:公众号“法治中原”
又比如在小红书上关闭该服务,要先打开首页侧边菜单栏进入“钱包”,找到右上角“设置”,点击“先用后付”选项,找到与页面底色融为一体的“关闭服务”按钮。
还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已经通过“先用后付”下单且尚未完成扣款的订单,就不能关闭,得等这类订单都收货或售后结束,才能关闭。
“别开先用后付”,是网友们现在奔走相告的朴素提醒,但也没妨碍“先用后付”成为席卷电商江湖的潜规则。
听着挺招人烦的,平台为什么都要开通这个功能?
显而易见的是,先用后付缓解了即时支付的消费压力,对于手头暂时有点紧的消费者来说可解燃眉之急。
不宜宣之于口的小算盘是,先用后付能进一步缩短下单步骤,同时削弱“花钱”的实感,提高成交率,让你无痛花钱。
某电商平台商家后台将先用后付归为“提高支付转化率”工具,图源网络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曾经用现金,一张一张递出去,已经被煎饼摊老板抽走了,指尖还残留钞票独有的触感;现在钱花没花出去就像一个数字游戏,还没玩《大富翁》的时候感觉深刻,毕竟可以免密支付、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指纹支付、默认花呗支付、优先白条支付。
是的,这些年已经有数种让你“没感觉自己在给钱”的玩法涌现出来,唤起肉疼实感的环节,都快去除得差不多了。
现在,先用后付就是电商平台重点推介的最新玩法。为了推广出去,平台们也下了不少功夫,对消费者先斩后奏,对商家免除佣金、流量扶持。
据“三易生活”报道,今年淘天集团在9月下旬就宣布,双11期间将为所有参与大促的商家免费提供先用后付服务,并提供专属资源位曝光;而且在此次双11前签约先用后付服务、并成功报名的商家,在大促及预售期间,其店铺内所有支持先用后付的商品均免收软件服务费。
淘宝今年9月1日起实行的新规显示,卖家需为每笔“交易成功”(即买家完成确认收货)的订单支付0.6%基础软件服务费,在买家确认收货后实时划扣。
而据拼多多商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后台截图,拼多多推广先用后付时会提示:“坏账由平台垫付,毫无资损风险”,若商家要停用,平台则会提示:“暂停后流量权重将大幅降低,暂停后将损失至少18%转化”。
图源网络
实际上,先用后付已经存在了很久。
这种模式在海外被称为Buy Now Pay Later(BNPL),由瑞典移动支付服务商Klarna在2005年提出,不过在那个互联网尚稚嫩的时代,BNPL没打过信用卡。
后来疫情时期,BNPL又迎来了一丝曙光。金融科技平台乐信推出的“买鸭”(后更名“买吖”)、获海外平台Afterpay投资的“西瓜买单”,于2020年进入国内商超试水;2023年苹果推出Apple Pay Later。
图源:知乎@白莲
然而专注先付后买的平台,在中国似乎并没有做大做强。问题大概出在场景选错了。
先用后付平台涌向商超,跟实体门店谈合作,公众号 “馨金融”分析,客单价低的商品,消费者没有分期的需求,客单价高的商品,到店消费频次和复购率又不够;更关键的是,线下交易是否源于“先用后付”,难以验证,那商家又为什么要向先用后付平台支付佣金呢?
时代变了。现在电商平台格局打开,先用后付在线上迎来井喷。
电商平台要在更加白热化的内卷竞争中再进一步,存量能再撕吧一点就再撕吧一点,交易步骤能减一个就减一个,消费者能下一单就是赢了一单。
另一方面,也有猜测是平台是要再薅一把商家,“两头赚”。这种观点认为,即使用户对先用后付订单反悔了要退货,平台抽成也不会退回给商家,先用后付刺激出来的订单越多——哪怕不能完成,平台也有得赚。
图源网络
时间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事物果然是辩证的,各种支付手段看起来让花钱越来越简单了,但咋感觉要琢磨的问题又越来越难了呢?
编辑|橘总
作者|大稚
设计|胖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