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政策仍需加码,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12月5日,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9月以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效应已在高频数据中有所反映,现在到了第二个关键节点。不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需加码,还应以制度改革提振信心。他认为,如果政策空间使用充分,中国仍有望实现约5%的经济增长目标。
贝莱德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截至2024年9月30日,贝莱德在全球管理的总资产规模达11.5万亿美元。
中国政策制定应未雨绸缪
宋宇指出,9月以来打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效应,已经在最近公布的PMI等高频数据中有所反映。他认为,现在到了第二个关键节点。在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愈演愈烈的当下,政策加码特别必要。
他说:“建议我们一鼓作气,尽快推出力度足够大的刺激性政策,实质性推高国内的总需求,同时推进有利总供给的改革措施,形成正向循环。现在政策越果断,最终达到政策目标所需要做的总体力度就越小。”
加大财政支出
多举措提升内需
宋宇认为,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支持力度须继续加大。越是在经济承压,企业及个人不敢花钱的时候,政府越要加大政策力度,努力提升国内总需求。因此,建议将赤字率提升至至少4%。
首先,宋宇认为,须大力支持消费。
他说:“消费提升的关键是提高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对于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即便翻倍,财政支出的总量也不会太大,而对他们的消费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此外,宋宇指出,一个更包容的监管环境也有利于收入增长。最近已经在这方面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其次,宋宇认为,须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宋宇表示,近期化债“组合拳”的落实,打开了地方政府适当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建议重点放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市的地下管网以及城中村的升级改造。中国目前地上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得相当好,但地下基础设施仍然滞后。
宋宇指出,9月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定调是要“止跌企稳”。从近期公布的数据看,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的交易和价格已经实现“止跌企稳”。
宋宇表示,尽管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但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仍有大量需求,房地产市场还是有发展空间的。而且,房地产带动着上下游很多产业链,其复苏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
宋宇建议大幅放开北京、上海、深圳的限购,加大力度落实住房开发贷款“白名单”制度,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统筹债务重组,让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宽松货币政策仍应加码
宋宇同时指出,货币政策应进一步放松。
他表示,9月底以来货币政策的信号和执行变得更加积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考虑到目前通货膨胀的水平,当前实际利率仍然偏高,因此建议将各项利率进一步下调。
宋宇表示,对老百姓而言,比银行存款利率提升更重要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就业、收入和财富的增长。而对于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比中外息差更重要的是经济走强、企业盈利增长和市场回报改善。9月27日央行宣布降准降息后,人民币汇率无论是对美元还是对一揽子货币都不贬反升,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宋宇说:“据说,直升机飞行员上的第一课,就是克服高度恐惧,因为离地越近反而越危险;而飞得越高,才能为可能突发的状况留出足够的调整时间。我认为,对于宽松政策带来的影响,例如股市的上涨,也须克服高度恐惧。对市场的波动要有足够的包容。”
宋宇表示,9月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反映决策层开始正视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问题并着手解决,这让长期偏弱的市场信心重新提振。他认为政策仍需继续加码。
宋宇认为,要为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监管环境,让企业家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宋宇表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激发创新的活力,须营造更为宽松的创新环境,让信息的获取更便利,让创新、创意有空间生长。
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5%的增长
宋宇表示,尽管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但如果政策空间使用充分,中国仍有望实现约5%的增长目标。如果GDP在2023年至2025年,连续3年保持5%的增长,通缩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在政策加码的背景下,宋宇看好内需相关板块,预计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将增加。此外,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端制造业相关领域的投资将增加,这将大大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能源使用效率且环境友好,同时还能扩大内需和就业。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