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孙一鸣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孙一鸣

编辑|李乾韬

一家资产规模超2600亿元的拟IPO城商行,近期6次股权拍卖却无人问津。

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11月1日,某公司名下所有的赣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银行”)40万股股权进行司法拍卖,起拍价为79.52万元,拍卖周期为60天,目前尚无人报名。在9月16日—10月19日,赣州银行6次股权拍卖因缺乏买家而流拍。

赣州银行是江西省四大城商行之一,前身为赣州市商业银行,是在原赣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由地方财政、国有法人、民营法人共同出资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该行早于2019年就启动上市行动计划,并在2023年底公开招标上市保荐人及主承销商,要求投标人作为保荐机构至少有1例银行A股IPO成功上市的项目经验。

自2022年6月以来,赣州银行的股权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频繁出现流拍。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股权难觅买家

银行股权现身司法拍卖平台并不是新鲜事。

据不完全统计,8月至今,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有超1000笔银行股权已进行拍卖或将拍卖,标的以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股权为主。其中,流拍的标的多是经营业绩不佳的农商行、村镇银行股权。

作为江西省四大城商行之一,赣州银行股权拍卖颇受市场关注。

据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级报告显示,2023年,赣州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截至2023年末,赣州银行的经营区域以赣州市为主,共设立167家分支机构,包括1家总行营业部、10家分行、1家分行专营机构和155家支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赣州市首位,区域竞争优势强。同期末,该行总资产规模为2761.21亿元,较年初增长9.09%,在全国商业银行中排名中上水平。

据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今年7—10月,赣州银行的股权拍卖已7次因无人出价而流拍,涉及的股份数量从20万股到2240万股不等,起拍价最低为40万元。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若把时间线拉长来看,2022年6月起,赣州银行的股权成为了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的“常客”,该行股权司法拍卖信息至今累计超100条,且全部均因无人出价而流拍。而2022年6月前,阿里司法拍卖平台虽也出现过赣州银行股权拍卖信息,但时有成交记录,最近一次的成交记录是2022年5月17日,成交100万股,成交价为24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都遇冷。今年9月22日,湖南攸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66.22万股经13次出价后,最终以139.81万元成交,而起拍价为105.31万元。

地产和城投公司云集股东名单

银行股权的司法拍卖往往源于股东自身的债权纠纷,目的是通过拍卖资产来清偿债务。

时代投研发现,赣州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该行被拍卖的股份主要源自于房地产行业的股东。

赣州银行的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的总股本为39.12亿股,股东共有148户,其中共有26户股东持有的3.47亿股股份处于质押状态,9户股东持有的8629万股股份处于被人民法院查封、冻结状态。同期末,该行15户股东持有的2.38亿股股份表决受限,占该行股本总额的6.08%。

据企查查显示,截至11月11日,赣州银行的股东中,江西山上投资有限公司、赣州银利贸易有限公司、江西龙事达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博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西鼎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余市益群工贸有限公司、江西永春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银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定南县大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犹坤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已被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上述企业多为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配套供应商。

时代投研进一步发现,除了上述10家企业,赣州银行的股东还包括江西省地方财政局、城投公司、房地产产业链企业等。

从持股比例看,赣州银行无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的股东仅有2个,分别为赣州市财政局、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西金控”),两者并列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13.15%。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金控的业务经营范围包含金融投资、省人民政府或省财政厅安排的重大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等,实际控制人为江西省财政资产中心。

除了江西金控,赣州银行的股东还包括赣州市财政局、兴国县财政局、信丰县财政局、赣县区财政局、寻乌县财政局、会昌县财政局、安远县财政局、章贡区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推进中心、章贡区财政局等地方政府部门。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需注意的是,为数众多的地方城投类公司、房地产企业亦位列赣州银行的股东名单中。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其中,上饶市城投实业有限公司是赣州银行的第三大股东,也是上饶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控股企业,属于建筑材料行业,主营业务包括河道采砂、砼结构构件制造、土地整治服务、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等。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由此可见,赣州银行的股东中,江西金控、各地政府部门、城投类公司、房地产产业链企业的持股总比例超60%,股东数合计超50家。

作为位于赣州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赣州银行与股东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资金业务往来。

年报显示,2023年,赣州银行与全部关联方非授信类交易(包括资产转移类、服务类、存款和其他类型关联交易等)金额为179亿元,共审批重大关联交易15笔,合计47.59亿元;截至2023年末,该行与全部关联方授信类关联交易余额总计38.74亿元。

另外,今年7月26日,赣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认购第一大股东江西金控的中期票据1.8亿元、公司债1.8亿元,认购的利率不低于2.4%,合计3.6亿元,占该行2024年第一季度末资本净额200.93亿元的1.79%,为重大关联交易。

9月4日,赣州银行再次发布公告称,该行同意给予关联方江西立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江西立舜”)综合授信11.5亿元,占该行2024年第二季度末资本净额215.28亿元的5.34%。

公告显示,作为赣州银行的关联方,江西立舜主要从事供应链服务、电线和五金产品的批发及零售,是上饶市城投公司——上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截至2024年5月末,江西立舜的资产总额为2.02亿元,负债总额为1.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3.93%。

业绩恶化

在房地产市场的风暴尚未来临之前,这片领域就像是闪耀的金矿,引得无数资本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

或基于利益考量和股东背景,赣州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信贷业务曾一路狂飙。

财报显示,2017年末,赣州银行投向房地产业、建筑业的贷款规模分别仅为34.62亿元、55.48亿元,贷款占比分别为6.54%、10.48%。2020年末,赣州银行投向房地产业、建筑业的贷款规模分别跃升至167.57亿元、73.51亿元,贷款占比分别达23.24%、10.2%。

可见,仅三年时间,赣州银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规模就增长了3.84倍。

截至2023年末,赣州银行投向房地产业、建筑业的贷款规模分别为131.88亿元、142.12亿元,合计达274亿元,规模维持高位运行。

房地产是典型的高杠杆行业,当其遭遇市场波动或政策调整时,相应的风险会传导至银行。

财报显示,2022年末,赣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21年末的1.68%升至2.27%,近10年来首度突破2%的大关;不良资产余额从2021年末的25.17亿元大增57.61%至39.67亿元。

2023年,赣州银行的业绩迅速恶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2%至52.8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5.68%至3.77亿元。2024年上半年,赣州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大降42.68%,延续2023年的跌势。

今年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赣州银行因存在“虚假转让不良资产”“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归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用房发放按揭贷款”“违规办理按揭贷款用于偿还本行不良贷款”的违法违规事实连收4张罚单,合计被罚150万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江西省四大城商行之一的上饶银行,尽管资产规模与赣州银行相近,但在房地产业的信贷投放上表现得更为谨慎。特别是在2020年之后,上饶银行明显减少了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有效地控制了潜在的风险。

财报显示,2022年末,上饶银行投向房地产业的贷款规模仅为49.99亿元,较2020年末的74.66亿元下降33.04%;房地产业的贷款占比仅为3.9%,较2020年末的8.84%减少4.9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仅为1.75%,较2020年末的1.84%下降0.09个百分点。2022—2023年,上饶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维持增长态势。

赣州银行股权流拍背后:财政、城投、地产类股东持股超六成,业绩恶化

(全文4295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