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的总营收达到34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台积电以64.9%的市占率稳居第一。

内地三大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也不甘示弱,共实现营收33亿美元,一度成为排名第二的三星最强的对手。

不过,虽然营收实现了增长,但三家企业的净利润差距却十分明显。

从整体规模上看,中芯国际2024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7.06亿元,是当之无愧的晶圆代工老大,华虹公司和晶合集成是完全比不了的。

不过,在其余两家企业利润增速都在下滑时,晶合集成的表现却十分“异常”。

2024年前三季度,晶合集成的净利润的增幅达到了771.96%。同期,中芯国际和华虹公司的增速都在下滑。

600亿半导体龙头,现金流猛增950%,爆单了!

所以,当DDIC量价筑底,复苏之时,晶合集成的业绩反转最为明显。

量端:经历了2023年寒冬,2024年DDIC芯片需求量明显提升。从下游应用来看,无论是TV还是显示器等领域,DDIC芯片的出货量都在增长。

600亿半导体龙头,现金流猛增950%,爆单了!

完整的产业链条给晶合集成带来了巨大的红利,这样的逻辑,甚至强于中芯国际。

更重要的是,合肥还集齐了比亚迪、蔚来、大众、江淮等新能源汽车公司,这直接给晶合第二增长线带来了先发优势。

03启动!百亿增资子公司

闷声干大事,在净利润下滑那两年,晶合集成去加码了新能源汽车。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半导体含量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两倍到三倍,一辆汽车中大约有1000到3500个微芯片,这显然是一个有机会的大市场。

预计到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35亿美元,同比增速也将达到11.8%。

600亿半导体龙头,现金流猛增950%,爆单了!

为了切入这个领域,晶合集成率先选择与思特微展开合作。

两家企业联合推出1.8亿像素全画幅CIS芯片,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助力国产高端图像传感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多年布局,晶合集成的CIS芯片业务已经“杀出重围”。

2014年上半年,晶合集成CIS业务实现营收6.95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到16.04%。

而且,晶合集成未来扩产的重点,也将聚焦到更高阶的CIS产品,持续为公司创造增量。

600亿半导体龙头,现金流猛增950%,爆单了!

04总结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成长也需要时间。

国产芯片的崛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晶合集成成功的逆袭,就是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晶合集成处在合肥半导体产业集群的核心位置,虽然规模上还无法与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相比,但公司立足于DDIC和CIS领域深耕细作,再加上不断扩展的产能,依然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就单从如今的复苏势头来看,说不定哪天,晶合集成也能争个第一。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